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術文化】故宮北院迎開館60週年 「築城風雲」特展 看見台灣17世紀以來築城故事
府城是清代台灣最重要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重建臺灣郡城圖〉則是《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的首張彩繪。台灣知府蔣元樞以上東下西方位細緻繪製,完整呈現了1770年代中葉府城由刺竹與木柵所環繞而成的「半月沉江」,西側無牆直臨台江內海的姿態,並採取增建敵樓、砲台等設施以做拱衛。(故宮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故宮迎接百年院慶,今年已有多檔精采展覽暖身,如「大美不言」、「看得見的紅樓夢」等,然而2025年也是故宮北院開館60週年,象徵故宮在台灣落地生根、與國人一齊看向未來的起始。而院藏清宮的圖書文獻,也有不少與台灣歷史發展相關,故宮最新推出的展覽「築城風雲:清代文獻與圖像中的台灣諸城」,即透過院藏文獻圖檔、善本古籍、府城舊瓦等,爬梳台灣自17世紀以來歷經荷蘭、西班牙、清朝等不同統治者的獨特築城故事。
在歐弗爾.達波的《第二、三次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出使大清帝國記》(1670)中,可見完整的熱蘭遮城樣貌。(故宮提供)
台灣的築城活動始於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西班牙帝國的西洋式城壘。進入清代,除沿用舊城,官員與仕紳於折衝與地方意識展現中,亦陸續興建官城與民城,廣及南北,成為現今重要的文化資產。
院藏1884年的〈安平堡與附近居民生活情景圖〉。(故宮提供)
此次展覽策展人書畫文獻處副研究員蔡承豪表示,其實清代的城並沒有想像中的遙遠,只要打開雙北捷運路線圖,就可以看到「土城」、「西門」、「小南門」、「北門」等與城有關的名稱。2024年是台南400年及台北建城140年;2025年則是台南築「城」300年與恆春築城150年。在故宮的檔案文獻與圖畫中,也有眾多與台灣在地相關者,除可藉由硃批奏摺了解官方如何建城,也可一睹基層如何建造自己的民城。
展覽破題先解釋何謂「城」,就是以具規模的高牆圍繞某一區域的防禦建設。而由展覽第1單元「這裡的『城』不一樣」,介紹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西班牙帝國分別在台南、基隆、淡水等地陸續興建由厚重石牆、棱堡與砲台構成的西式堡壘,如台南的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與普羅民遮城(Fort Provintia)、基隆與淡水的聖薩爾瓦多城(Fort San Salvador)與聖多明哥城(Fort San Domingo)等。似乎可以感受到台灣最早的建城史,其實很西洋風,且是充滿防禦性。展覽中還有荷蘭作家歐弗特.達波(Olfert Dapper)所著《第二、三次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出使大清帝國記》,可見完整的熱蘭遮城樣貌。
到了清代,由於統治政策的擺盪與猶疑,因此,第2、3單元分為「擺盪與猶疑之行」及「城牆的加固改造」,展示對在台灣築城由消極到積極的態度轉變。其中,雍正3年〈奏報臺灣府城建築木柵情形〉,顯示清朝初期為避免龐大財務負擔,僅以刺竹、木柵圍繞築城。直到林爽文事件後,暴露城池防禦能力不足,乾隆皇帝始同意加強城池建設,展品中的〈府城小西門殘瓦〉,就是由堅實城牆具現了清代統治台灣的分水嶺。
第4單元「外力刺激下的變貌」,呈現晚清時期為對應外來勢力挑戰積極展開的新城池建設,其中尤以恆春、台北與省城(今台中)最重要。光緒元年〈為臺北口岸擬建府治統轄一所三縣以便控馭而固地方〉奏摺中,批准沈葆楨等人建議設置台北府,並於光緒10年(1884)竣工,這也是2024年台北府城140年的文獻佐證。
建城史雖多與統治者相關,但也有來自民間的力量,最後第5單元是「基層之力」,呈現民間基層自力所築大小不一、樣貌多元的「土城」,規模雖不若官營者,卻展現了社會各階層的自主性與防衛意識,亦是民間凝聚力和合作精神的象徵。
「築城風雲」自即日起至2025年3月9日,在故宮北院103陳列室展出。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