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傳藝中心「藝師技藝數位保存」第1砲 歌仔戲教學系列上線
張孟逸以戲齣《王魁負桂英》講解10種以上的水袖技巧。(圖片擷取自「技藝.記憶」網站)
〔記者董柏廷/台北報導〕國立傳藝中心為數位保存及傳承傳統表演藝術資深藝師演出身段、做表、唱腔等珍貴技藝,首次系統性針對不同行當藝師的拿手劇目進行數位技藝保存及示範解說。首期以本土普及劇種「歌仔戲」做為啟動第1砲,由4位不同行當的優秀藝師打頭陣,分別是小咪(丑)、孫榮輝(武老生)、許亞芬(生)、張孟逸(旦),錄製拿手經典戲齣,並親自演示及講解唱念口白、跤步手路等功夫與心法。
如小咪藝師在《安童哥買菜》看戲的橋段中,活用一條汗巾一口氣唱出12齣戲碼,並融合了傳統身段與現代舞蹈,呈現小咪藝師特有的三花特色;76歲高齡的孫榮輝藝師以《伍子胥奔吳》展現武生派頭及工架,以甩盔、甩髮、唱功等表現伍子胥遭逢變故一夜白髮的悲傷情緒;許亞芬藝師則以母親「黑貓雲」60年前拿手戲《新再生緣》,融會自身對戲齣的理解及藝術加工,突顯風流小生撩撥眼神與多情性格的表演精華;張孟逸藝師則以人間國寶廖瓊枝藝師傳承戲齣《王魁負桂英》展現「文戲武做」的功力,探求怨恨的多種情感層次,揣摩角色形象的表達層次處理及唱腔藝術表現,還有10種以上的水袖動作拆解說明。
傳藝中心表示,影音正式上線,開放大眾線上觀賞學習,未來將逐步建構各項劇種不同行當技藝數位保存,將藝師長年累積的技藝經驗轉為滋養戲曲後輩的沃土。詳詢傳藝中心「技藝.記憶」網站及YouTube頻道。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