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重度台化日本人】 木下諄一/番茄

2025/02/10 05:30

◎木下諄一◎木下諄一

◎木下諄一

某天,在台北搭公車。剛一坐下,便見到前方貼著一張告示:「請繫安全帶 未繫者可能被處1500元以上罰鍰」。

如果日本人看到這個,我想很多人會有意見。正是因為「可能」一詞,以我的解讀,意思是「有時候會被罰、也有可能不會被罰」。這邏輯對日本人而言難以理解,若因此而被處罰,說什麼也無法接受。

我看電影《海角七號》時,也發現類似的場景。男主角違反交通規則被警察逮個正著,心中不服。他環顧四周的機車族,有人沒戴安全帽,也有一家人大玩四貼。「為什麼只有我被抓?」向警察抗議的結果,換來的卻是:「因為你看起來比較倒楣。」

此時電影院裡發出不小的笑聲。我完全理解這一幕的笑點在哪裡,但心中仍覺得不對。在笑之前,我對那位運氣不好的男主角感到同情。

雖然我在台灣生活近四十年,依舊有些疑問找不到答案。

番茄是蔬菜還是水果?

在日本,幾乎百分之百的人會回答「蔬菜」。在學校的試卷上,如果勾選「水果」的話,老師絕對畫上一個大叉,毫不留情。

不過同樣的問題到了台灣,可沒那麼單純。我的台灣朋友回答:「蔬菜和水果。」

「什麼?」

「它是蔬菜,也是水果。」

愈聽愈迷糊。

若番茄在台灣被歸類於水果,雖然不是十分同意,但勉強還能接受。不過,對於「它是蔬菜,也是水果」的答案,怎麼也不能認同。

我反問朋友,番茄怎麼會是蔬菜又是水果?

「番茄大的是蔬菜、小的是水果;用來做菜的是蔬菜、直接吃的是水果;還有……綠色的是蔬菜、紅色的是水果。大致是這麼區分吧,懂嗎?」

「喔,理由這麼多,是哪一個?」

「呃……全部都是。」

我更糊塗了。對我來說,一樣都是番茄……

在日本,常常遇到公家機關、店員及公司行號的職員說「這是規定,所以……」、「這沒辦法,不好意思」,一方面以彬彬有禮的態度不停道歉,一方面再三表達「規定就是規定」而拒絕客人的要求。他們墨守成規,思考模式裡只有黑與白。

相較之下,台灣的番茄是灰色的。這一點日本人似懂非懂。日本人看台灣人,說好聽一點是做事很有彈性,但換個角度也可以說是馬虎。

到底哪一個是對的?

我很想問台灣人,不過他們的回答應該是「兩個都對」吧,日本人聽到這個,又會是滿頭霧水。我想在日本,雙重國籍永遠不可能得到承認。●

■【重度台化日本人】隔週週一見刊。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