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週末.國際藝聞】棲月之兔,鏡像時代的白南準藝術展

2025/02/15 05:30

藝術家朴燦鎬拍攝的薩滿儀式影像。(義大利杜林東方藝術博物館提供)藝術家朴燦鎬拍攝的薩滿儀式影像。(義大利杜林東方藝術博物館提供)

文/林昱晴

身為20世紀「錄像藝術之父」,白南準(Nam June Paik,1932-2006)曾接受古典鋼琴與音樂學理的訓練,他的作品結合電視機、錄像影音設備與衛星傳輸技術,並融入韓國詩歌、音樂、文化及薩滿巫俗,探討大眾傳媒與西方資本主義和商業社會共構的強大力量。在1974年遞交給洛克斐勒基金會的提案《後工業社會的媒體規畫──距離21世紀只有26年》當中,白南準首度提出「電子高速公路」(Electronic Superhighway)的概念,而被視為1990年代「資訊高速公路」引領的通訊科技盛世預言者。

為了反映韓國文化對於當代藝術景觀的影響,義大利杜林東方藝術博物館即日起至2025年3月23日,舉辦「棲月之兔,鏡像時代的白南準藝術」展覽,受到白南準將兔子化為凝望電視螢幕上月亮圖像的裝置作品〈棲月之兔〉啟發,以遠東(中國、日本、韓國)以及中亞、伊朗和土耳其等共同的文學與民間傳奇元素做為主題,呈現借展自博諾託基金會(Fondazione Bonotto)的激浪派作品,還有巴黎吉美博物館、羅馬文明博物館的典藏文物。現場同時播放藝術家朴燦鎬拍攝的薩滿儀式影像,以及朴智河借鑑韓國傳統樂器創作的〈從月球聽到的聲音〉,傾訴浪漫懷舊的科技寓言。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