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副刊】 王姿雯/老家的巷子

2025/02/17 05:30

◎王姿雯◎王姿雯

◎王姿雯

我喜歡故鄉台南的巷弄,一棟棟透天厝吸飽陽光,雖年歲已大卻不若北部的舊公寓被雨水淋得烏黑,乾淨清爽,家家戶戶門前多排列或大或小的盆栽,花盛開、葉長青,故鄉在遊子心中大抵多是這樣的印象。

我的老家門前也有十幾盆年歲悠久的盆栽,父親的得意之作,母親的碎念來源,一個喜歡什麼就無限增生,一個個性自制潔癖,也就這樣折衝幾十年。

過年返鄉,與母親在門口閒聊,赫然發現盆栽數量大減,母親才說是某次有台計程車停在巷中許久,導致後來經過的車不斷因會車而擦過家前盆栽,與對方理論,對方反而去檢舉老家盆栽超出門口紅線,如此這般最後只好被迫精簡成現在的景象。

紅線?我低頭這才發現有那麼一條線,沒有在此生活的我,每次回來只看到盛開的花草與燦爛的陽光,鄉愁總是開闊,鄉愁裡哪會有紅線。

母親再繼續指家門口另一邊的盆栽,你看,那邊的盆栽我們只能擺到這排柱子前面,再過去就是他們的地,之前超過一點對方也有來抗議。

原來整潔的巷弄景觀也是要彼此計較才有的風景,但我自十八歲北上之後已逐年把發生在台南的計較都消化、美化,鄉愁裡沒有計較,鄉愁總是原諒或被原諒,不然就不是鄉愁而是鄉仇了。

老家的巷子在我小時是死巷,我常常好奇巷尾那面牆過去是什麼,有次還彷彿看到一個白影飄過,以為見鬼落荒而逃。現在巷子已打通,其實也沒什麼,就是通到其他巷弄罷了。

過年期間母親常牽著我一歲多的兒子漫步巷中,一個常抱怨腿力不足、一個正在學步,兩人正好步伐一致,希望他們一起繼續在這條巷子裡,走久一點。●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