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家庭plus.徵文大拼盤】洗碗這事 有意思
圖/rabbit44
洗碗看似小事,但一個不小心卻可能引發成家庭大事,誰洗、怎麼洗,看看大家怎麼處理……
圖/rabbit44
〈紓壓時間〉自帶流程 愛上洗碗
文/法蘭絲(台北市)
我結婚前是嬌嬌女,很少做家事的。婚後外食多,老公偶爾會下廚煮飯洗碗,但是龜毛處女座的我,常常發現廚房爐台牆壁甚至碗盤筷子,都達不到我的乾淨標準,念多了真傷感情。
多年前看了一篇文章,我的偶像全球巨富比爾蓋茲說:「我會在晚餐後負責洗碗,雖然有人會說他們要洗,但我會搶過來做,而且非常喜歡自己洗碗的方式。」我為之驚訝,於是就開啟嘗試搶著洗碗這檔事。
當我認真洗碗之後,發現凡事都是學問,漸漸地已成達人等級了。首先用廚房紙巾將油膩殘渣擦過一遍,能減輕洗髒活的麻煩,也可節省洗碗精及用水量,且讓水管少卡油垢,如果盤碗還太黏膩,就泡一下熱水。接著洗碗有順序,從杯子、喝湯的碗等先洗,接著洗油膩的碗盤鍋具,這樣的步驟,不僅乾淨又省時省力省水。
我在專心洗碗時,也感覺相當紓壓,忘記一天的煩悶壓力,而且往往還會激發一些寫稿靈感,真是一舉多得,妙不可言!
〈沒有贏家〉有了洗碗機 戰場依舊
文/鄭云(台北市)
家裡的洗碗分工,永遠沒有真正的贏家。「今天誰洗碗?」這句話總成為我和哥哥爭執的開端。為了公平分配,媽媽多次訂定、修改兄妹倆輪流洗碗的規則,但實行起來仍問題不斷,像是哥哥嫌我洗得不乾淨,我抱怨他偷懶沒洗杯子,餐後氣氛總是降到冰點。
終於有一天,媽媽大手一揮,買回一台洗碗機,本以為這是一場「洗碗革命」的終結,沒想到是新戰爭的開始。
媽媽捨不得上萬元的洗碗機辛苦,開始要求我們要先將碗盤手工去油、撥除廚餘、刷滿泡沫,經過這套程序後,才能將碗盤放進洗碗機進行熱水清洗,使原本簡單的洗碗動作,進化成了「雙重洗碗」,不僅沒減輕負擔,還讓步驟更加繁瑣。
更誇張的是,洗碗機的費用竟從我們兄妹的零用錢裡扣!因此我和哥哥又開始爭論誰用洗碗精多、誰沒按規矩操作,直接讓戰火全面升級。
這台洗碗機反而讓我和哥哥的矛盾更加激化、愈洗愈亂。最終,這場洗碗革命,只留下「杯盤狼籍、誰也沒贏」。
〈和平收場〉自己的碗自己洗 不再鬥法
文/馨語(屏東縣)
小時候,媽媽煮菜,洗碗就是我們三姊弟要分擔的家事。但姊姊、弟弟經常賴皮,或是因為各種原因無法順利輪值,最後總是變成媽媽指定我洗。
後來,覺得委屈的我也開始擺爛,媽媽只好自己來。久而久之,媽媽也受不了了,就會大發雷霆並開始點名洗碗。如此循環反覆,洗碗這件事在我們家就是被踢來踢去的皮球。
奈何家中廚房傳統老舊,加上長輩不信任機器洗的碗,洗碗機也進不了家門。逢年過節大團圓的日子,洗不完的鍋碗瓢盆更是一場噩夢。
直到有一天,我到朋友家作客,發現他們家都是自己的碗自己洗,誰先吃完就先把桌上空了的盤子一起收走,和自己的碗筷一起洗。吃完馬上洗,絕不拖拉,水槽時刻都是清爽乾淨。既有效率,又公平合理,讓我回家立刻提出建議效仿。
每個人都分擔一些,誰都不想洗的碗就變成了三、五分鐘順手而為的小事,而不是誰的指定任務。自從開始跟進效法後,我們家終於不必再為了洗碗這件事鬥法了。
〈多點體貼〉改變做法 皆大歡喜
文/Jason(台北市)
剛結婚時,和老婆也曾為了洗碗問題吵得不可開交。她認為吃完飯就該立刻把碗洗了,免得滋生細菌;我則認為,吃完飯可以休息一下,等會兒再洗。結果,每次都是老婆默默地把碗洗了。
直到有一天,老婆終於爆發了,她氣呼呼地說:「你到底有沒有在聽我說話?每次都這樣,吃完飯就跑去玩手機,碗盤堆得跟小山一樣高,難道你都不覺得這樣很煩嗎?」我當時覺得很委屈,心想我明明就沒有不洗,只是覺得可以晚一點洗而已,有必要這麼生氣?
後來,我看到了一篇文章,裡面提到夫妻關係應該像左手和右手一樣,當右手覺得提的東西太重,不需要開口,左手就會主動去幫忙。這句話讓我茅塞頓開,原來,夫妻之間的相處,不需要問誰對誰錯,而是要彼此體貼和關心。
從那以後,我每次吃完飯,都會主動去洗碗,不再讓髒碗盤堆在水槽裡,老婆開心,我們的感情也更加甜蜜。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