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藝術文化】義大利國寶音樂家魯多維柯.艾奧迪4月首訪台 北高巡演精采可期

2025/03/25 05:30

魯多維柯被譽為義大利國寶級音樂家。(兩廳院提供)魯多維柯被譽為義大利國寶級音樂家。(兩廳院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如果你沒聽過他的音樂,那可能只是因為你不知道那是他寫的。」看到英國《衛報》如此評論魯多維柯.艾奧迪(Ludovico Einaudi),就不難理解,為何他的音樂會還沒公布曲目,票就賣光了。這位義大利國寶級音樂家,將於4月首訪台,並於台北、高雄兩地巡演。

魯多維柯善於細膩地以音樂體現對畫面與情感的敏銳捕捉。(Renato Begnoni攝,衛武營提供)魯多維柯善於細膩地以音樂體現對畫面與情感的敏銳捕捉。(Renato Begnoni攝,衛武營提供)

1955年出生於都靈的魯多維柯,祖父路易吉(Luigi Einaudi)曾任義大利總統(1948-1955),父親朱利奧是義大利著名出版家,魯多維柯則繼承了母親的音樂天分,從孩童時期就學習鋼琴,米蘭音樂院畢業後,於1982年獲獎學金赴美參加坦格伍德音樂節(Tanglewood Music Festival),接觸到美國的極簡主義音樂。

魯多維柯自1996年發行首張鋼琴獨奏專輯《海浪》(Le Onde)後,開始受到音樂界關注,至今累積數十張專輯,常被咖啡館選為背景音樂,更是許多人冥想靜坐的必備曲目。他是串流平台史上播放次數最多的古典音樂家,累計90億次播放量,甚至超過巴赫、莫札特與貝多芬。

雖然魯多維柯的音樂之路從古典樂開始,但他自1984年起將觸角延伸至芭蕾、戲劇和電影等配樂作品,在他的配樂創作中,不難察覺他細膩地以音樂體現對畫面與情感的敏銳捕捉;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游牧人生》,奧斯卡影帝安東尼.霍普金斯的《父親》、知名法語片《逆轉人生》等,都是由魯多維柯擔任配樂。

值得一提的是,魯多維柯於2016年受綠色和平組織委託,特地在北極的人造浮冰平台設置鋼琴演奏《北極輓歌》(Elegy for the Arctic),影片中琴聲交錯海鳥悲鳴和冰川消融聲響,在雪白的遼闊世界,音樂顯得空靈蒼茫,悲嘆著全球暖化下逐漸消逝的北極生態圈,影片上傳YouTube後,至今已累積2,200多萬觀看次數。

2019年的《散策七日》(Seven Days Walking)源自冬日山間漫步的靈感,共7張專輯,儘管隨之而來的疫情讓他的世界巡演暫停,其中曲目卻成為《游牧人生》與《父親》的配樂。2021年夏天,魯多維柯的音樂回歸自然,在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溪谷、湖泊和原始的山地草原中舉行了11場音樂會;而在封城期間,他感受到無聲的世界與時間的停滯,因此,2022年推出鋼琴專輯《水世界》(Underwater),讓音樂回歸與觀眾更純粹的情感交流。

雖然音樂會沒有公布曲目,但魯多維柯的亞洲巡演團隊還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電子樂、打擊樂、手風琴等,可以預見音樂會的豐富性。4月4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5日在高雄衛武營演出。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