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藝術文化】第3屆桃源國際藝術獎揭曉 《紅鷹 桑摩拉哥》奪首獎

2025/03/27 05:30

首獎作品《紅鷹 桑摩拉哥:他的故事裡再無英雄》,以泰拳運動為基礎,透過3頻道錄像作品,探討「英雄」形象的建構。(記者董柏廷攝)首獎作品《紅鷹 桑摩拉哥:他的故事裡再無英雄》,以泰拳運動為基礎,透過3頻道錄像作品,探討「英雄」形象的建構。(記者董柏廷攝)

〔記者董柏廷、謝武雄/綜合報導〕由桃園市立美術館辦理的「桃源國際藝術獎」,今年邁入第3屆,共有來自83個國家、1,161組藝術家投件,最後有11件作品入圍,經國際評審團評選,昨(26)日頒獎典禮現場揭曉得獎名單。首獎「桃創獎」由泰國朱拉亞農.西里彭、卡薩馬彭.薩恩蘇拉坦、阿金.通永功、格隆蓬.朗卡賓等4人團體以《紅鷹 桑摩拉哥:他的故事裡再無英雄》摘冠,可獲60萬元獎金;來自台灣創作雙人組「太認真」(佘文瑛+郭柏俞)以《像魚一樣睡覺》獲頒「遊藝獎」及國外遊歷觀摩經費35萬元補助;另有「優選獎」3名,分別為美國藝術家凱文.科爾科蘭和豪爾赫.巴赫曼《克制的祈聲(編碼)》、馬來西亞藝術家李迪權的《雞教》、日本藝術團體couch(宮崎大樹+淺尾怜子)的《寓言的寓言〈野貓〉》,各組可獲獎金20萬元。

遊藝獎作品《像魚一樣睡覺》以拾得物與裝置,結合田野研究,勾勒出移工文化。(記者董柏廷攝)遊藝獎作品《像魚一樣睡覺》以拾得物與裝置,結合田野研究,勾勒出移工文化。(記者董柏廷攝)

首獎作品《紅鷹 桑摩拉哥:他的故事裡再無英雄》以泰拳運動為底,透過身體表演及影像創作,觸及泰國泛文化潮流中「英雄」形象建構及其意識形態的潛移默化。評審團主席魯本.基漢認為:「這是一件巧妙融合了紀錄片、文獻,以及表演性手法的作品,同時兼具藝術性與民族誌的特質,並以超越紀錄片的形式引起觀眾的共鳴。」

遊藝獎作品《像魚一樣睡覺》以海廢物及相關拾得物作為媒材,運用印尼漁工的建築技術,將展場打造成一處臨時的心靈居所,悄然回應全球移工面臨的危機。

「第3屆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的11件作品,自即日起至5月18日於桃園展演中心展出。詳詢桃美館官網。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