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plus.一人一故事】男人的內在革命
文/呂政達
那天在林口住宅,晚飯時間,我坐在沙發就著盤子準備吃飯,房內的兒子突然一聲吼叫,下一秒,身經百戰的老婆逃進房間,兒子邊吼邊衝出來,被男看護制伏,跌坐在我面前,眼睛卻看著我。
接下來,我只記得我趕快逃進房間,忙亂間聽見盤子摔破。但老婆說,我也跟著兒子大叫,我說:「有嗎?我一點也不記得。」事後,我努力回想我的心理狀況,事發的時候,我對兒子吼著:「你都這麼大了,還要這樣嗎?你這樣爸爸很傷心。」接著當兒子看向我時,我選擇逃走。生理學和心理學所說,對急性壓力的「戰鬥或逃跑」的反應,在那幾秒內我全都用上。
進一步分析我處理壓力的模式,我承認我是過度反應的類型,因為壓力引起的焦慮,又讓我的身體陷入各種症狀。第一時間,我真的有股抓住兒子的衝動,但後來他愈來愈強壯,我們愈來愈衰弱,這絕對不是最佳的選項。是的,如果你看到一隻犀牛對著你衝過來,你會跟他談親情、講道理嗎?
幾天後,老婆傳來一篇精神科醫師的文章,標題叫做〈男生的壓力開關:為什麼他們不是失控,就是沉默不語?〉,簡單的說,仍是大腦某種物質來不及反應的緣故。
我不想把我的過度壓力反應,全部歸因於大腦,否則就沒有改變的可能了──雖然我知道,到了這把年紀以後,改變變得很難很難。
我想起好多年前,讀女性主義大師史坦能的《內在革命》,談的雖然是女性的自尊和自信,但給我的啟發是「改變還是可能」,我們習慣向外去探索世界,卻疏於探索原本應該最熟悉的內在自我。史坦能的另一本書書名更直接,就說《行動超越言語》。
男人的內在革命要從哪裡開始?他們告訴我,先給自己緩衝時間。不要想太遠,先做到第一步。
深呼吸吧,下一次面對兒子,不要戰鬥,也希望不要逃跑。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