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家庭plus.徵文大拼盤】家庭支出 AA行不行

2025/04/06 05:30

圖/豆寶圖/豆寶

夫妻都有收入,為了家庭出錢出力,別太計較,家,不是講公平的地方……

圖/豆寶圖/豆寶

〈一起承擔〉從全支付到分攤 重新調適

文/可樂糖(台南市)

公主與王子的愛情再怎麼甜蜜,終究要回歸現實面,如何不為「錢」傷和氣,又能彼此滿意,考驗著雙方智慧。

記得婚前與先生交往期間,大小費用全他一人包辦,只要跟他出門,幾乎連錢包都不必帶。然而,進入婚姻後,身旁的長輩常有意無意地警告我們說,夫妻很容易為了親子教養和金錢的問題而吵架。果真,婚後開始面對育兒、家庭、購屋、照顧家人等各種費用支出,先生開口主動要求一起分攤家庭開銷與支出。

從小就被灌輸男生應該要擔負家庭經濟的觀念,突然也要一起拿錢供應家庭時,還經歷一段情緒調整期。考量薪資結構與家庭工作的分配,大筆開銷支出仍由先生支出,較小筆的生活開銷則由我負責,談妥後,彼此樂得輕鬆也無壓力。

對先生而言,並不在乎妻子能提供多少經濟支持,而是更看重願意一起承擔家庭的伴侶。共同的付出,其實不論哪種制度,彼此量力而為,有共識,或許許多事情將變得輕鬆容易多。

〈一人掌控〉婚前AA 婚後全集中

文/Maggie Chen(台南市)

男女朋友交往時,AA制我覺得很可以,畢竟交往時,還沒有確認對方是值得相伴一生的對象,為避免將來分手時,交往期間多出錢的一方,因多付出金錢,產生更多負面的情緒,進而因為金錢糾紛,引發的「恐怖情人」效應,所以我覺得婚前採取AA制非常合理。

但我和老公結婚後,雙方都有默契,覺得彼此既然都認定對方是可以相伴一生的人,那婚後在金錢上就不需要再分得那麼清楚了,畢竟很多狀況下,要去細分家庭中的各項支出,實在是很花時間及傷感情的事情。

婚後,老公將他每個月的薪資,全部都交由我管理,他也樂得當一位甩手掌櫃。我們夫妻覺得這樣的好處很多,例如:我們家出門消費,永遠不會出現要付帳時,有人會忽然尿遁;或是孩子要繳註冊或補習費用時,夫妻間爭執「上次明明我已經出過了,這次為什麼又要我出」的情景。不會為了日常生活中柴米油鹽等瑣碎的雜事引起口角,這樣大大提升我們夫妻間的感情,真是美事一件呀!

〈掙得尊嚴〉有收入 也想盡點力

文/榮月(台中市)

老伴從商,大把錢進錢出,看似富裕有餘,其實全都卡緊,閒錢實在不多。因此家裡平日生活費用,就得仰賴我的薪資,但像房貸、車貸和孩子學雜費等長期支出龐資,就由他負責,家庭開銷共同分擔,在我家行之有年,運行順暢自然和諧。

夫妻雙方都有工作,一起承擔經濟責任,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然而兩個人的收入畢竟有差,如果採平均分攤的AA制(All Average)真有點勉強,也太複雜,難以畫分,所以我們是AB制,老伴負責大筆開銷,小錢就歸我買單。只是若屬個人所需,倒是可以AA(All Apart),各自付帳,不干預也尊重對方自由。

好友曾叨念我,夫家有錢,窩在家裡當少奶奶,缺錢就找老公要,豈不快哉。我並不認同這種依賴別人生活的論調,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靠自己最好,即便我賺的錢少,幫忙支付生活費用也少,但自力更生和出一分力,能掙得尊嚴和自信,划算又值得。

〈共同分攤〉按薪水比例 存入公基金

文/M.T(高雄市)

討厭AA制的覺得太冷漠,支持AA制的覺得最公平,這樣的「公平」,真的適合放進婚姻嗎?

好友夫妻檔黃董和黃太,薪水天差地遠,若硬要對分,黃太付完房貸就要啃麵包度日,黃董卻能蒐集限量版模型。於是他們自創「AA制變形版」:根據收入比例分擔。如黃太月入4萬、黃董月入10萬,就以4:10的比例,出資存入家庭基金,用以支付家中大小開銷。其餘才是個人可自由運用的部份,不夠再補,剩餘留用。它保留「共同負擔」的原則,也兼顧了「能力範圍內的公平」。既不失公平,也沒人吃悶虧,似乎比傳統AA制更靈活了。

這算AA制嗎?算,也不算。婚姻不是數學題,糾結算不算AA制,死守五五分帳,鬧得雞飛狗跳,只會讓愛變成算帳,不如讓生活輕鬆點,別讓感情卡在發票上。

畢竟,夫妻間最珍貴的不是分得剛剛好的帳單,而是有人願意為你多付一點,為這個家付出更多的真心。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