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用藝術發聲】 周書毅/全職或斜槓的選擇

2025/05/13 05:30

◎周書毅◎周書毅

◎周書毅

要成為一位全職藝術文化工作者是非常不容易的。所謂全職:如果你是作家,能否以寫作為生,有足夠資源去生活、研究、感受、書寫,作品出版後,有願意購買的讀者。如果你是作曲家,能否純粹以作曲或音樂為生,將生命經驗轉換成充滿想像力的作品。如果你是舞者,能否好好內化自己表演者身分,從訓練到上台,每一個環節都能細心對待。如果你是藝文工作者,無論幕前幕後,你想成為一個全職工作者嗎?這會是理想還是不切實際的夢想?

當然有的,在台灣,有全職的作家、作曲家、舞者以及其他,只是比例非常少。我們的環境產業規模比較小,也還未建立足夠市場,因而文化產業雖然包括的領域廣泛,卻非每類藝文工作者都能有全職機會,更多的是斜槓工作者:一邊寫作,一邊當老師或做一個完全不相關的工作。舞者亦然,你可以選擇去咖啡廳打工,也可以跑外送平台或經營其他副業。作曲家,也不一定都能隨心創作,委託創作包括商業與純藝術,就看你如何定位自己。說到定位,你是幾歲察覺到自己決定走入這個職業的?文化、藝術做為一種職業,你想成為全職還是斜槓,哪一個好?誰也說不準。

記得美國作曲家菲利普.葛拉斯曾經開過多年計程車,他也曾提到這份工作給予他的靈感。所以當你把時間用來斜槓其他行業時,也許還會轉換為你未來創作的動力。就怕當你不斷為生活妥協,犧牲的不只是時間,還有那寶貴的鍛鍊與思索。感受,是需要時間與空間的,如果失去了,就很難繼續在藝術世界裡,找到生命的重量。

台灣的舞蹈環境,很多人為了延長必須做出決定的時刻,選擇待在學校,透過學校資源積累經驗;甚或是「被選擇」留在學校。近十多年,許多尚未有社會經驗的舞蹈工作者,直接進入研究者身分,延後了必須面對未來的時刻。因為畢業即失業,於是選擇進入研究所,而不是更早闖入理想與夢想的門。

當然也有國中畢業就已離開台灣的,特別是芭蕾舞者,因為看見台灣環境與西方國家資源與機會的懸殊,所以出走。我想,至少那個離開的行動,是清楚的,那麼,選擇不離開的我們,清楚自己的處境與理由嗎?

台灣現在有文化部,怎樣才能改革藝文環境?能否與藝文工作者展開更多對話?畢竟未來本該是我們為下一個世代預先思考的事,甚至應該連結起教育部、經濟部,一同思考文化、藝術產業發展方向,一起琢磨下一步的方向。

回到個人,不能只隨波逐流,有時必須逆向而行,才能發現自己的潛能;也問問自己的心,為自己做出思考後的抉擇,而非他人期望的決定。●

■【用藝術發聲】隔週週二見刊。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