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術文化】「台灣文化in大阪」 獲認可使用世博logo 8月登場
主視覺及超Q彈角色「a-We」運用模擬圖。(文化部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日本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4月開幕,預計持續到10月13日。台灣除由經濟部主策「TECH WORLD館」參展,另由文化部策畫一系列展演活動,將於8月在大阪市中心登場。文化部昨(15)公布活動主題,首度曝光主視覺設計,讓人驚喜的是,文化部申請到世博協會許可,所有活動宣傳,都可使用世博logo。
具文藝復興風格的大阪市中央公會堂,是日本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文化部將在此百年古蹟展現台灣藝術家擁抱科技與藝術的對話。(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說明,此次在大阪的台灣文化展演,是延續去年巴黎文化奧運經驗,將於8月2日至20日以「We TAIWAN 台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為主題,再度參與國際盛會。且此次以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名義,成功申請到2025日本國際博覽會協會(世博協會)、大阪府及大阪市政府做為本活動的後援認證,也就是說,未來在主視覺海報、各宣傳平台等,都可以使用世博logo。
文化部同時公開主視覺設計及超Q彈角色「a-We」,視覺統籌方序中表示,「a-We」是海底板塊推擠下誕生的獨特生物,擅長彈跳、變形,還會不時發出「a-we~~a-we~~」的異世界語,像是一個在困境中擠壓出來的希望泡泡,會透過不斷成長、變形,找尋自己舒適自在的生存之道,a-We活力滿滿、勇於挑戰,正如同台灣這座處於不同陸地板塊、溫度洋流、季風交匯處的奇蹟之島,始終以開放姿態面對世界,並形塑成包容、彈性、適應生存的應變韌性。
文化部指出,「We TAIWAN」強調台灣文化在全球重組背景下的融變能力與自信未來,以「應援未來、奇蹟之島」,回應大會主題「創造閃耀著生命光輝的未來社會」。活動涵蓋表演、展覽、文化科技、線上遊戲、聲響、電影、文學等,匯聚來自台灣與日本的38組藝術家、超過545位團隊成員,展開129場次演出,以及文化總會的兩個週末市集。
活動場地更遍及梅田新地標Grand Green Osaka「VS.」空間、大阪市中央公會堂、中之島及線上線下虛實整合4大場域,從當代展演地標到百年古蹟建築,雲端到現實,跨越時空邊界,將台灣文化魅力帶到世界眼前。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