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訪神廟,穿梭時空 - 埃及

2011/11/21 06:00

卡納克阿蒙神廟一切都以超大規模工程打造。

撰文˙攝影/史芬克

路克索神廟內還有一座清真寺。

拜神,古埃及人最會拜了,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游的,甚至心裡想的……,什麼都拜。法老把他們敬神拜神的虔誠事跡,或是與眾神攀親帶故的連結,化成圖案與符號刻在神廟裡,牆上、柱子上還刻滿了英雄事蹟,愛恨情仇都沒忌諱,大概是史上最早的「連環漫畫」,而古埃及文明發展歷程,也得在神廟找尋蛛絲馬跡,踏進神殿,也走進古埃及神秘的精神世界。

阿蒙神廟列柱廳多達134根粗大石柱。

石造神廟神秘世界 法老時期歲月風華

亞斯文礦場尚未完工的方尖碑。

古埃及法老文明傳說從西元前3,100年前起,歷經3,000多年發展到羅馬時代,留給後世的「遺產」,大部分是神廟與墳墓,那些神廟與古墓最大的共同點,都是石材建造,西元前2,650年左右,為左瑟法老設計興建階梯金字塔的祭司印和闐(Imhotep),開啟用石材修築墓室、金字塔,以及神廟,開啟建築材料的新紀元,石造神廟與墓室,經歷數千年風霜與人為破壞,即使部分傾倒散落,大多能保留下來,供後人瞻仰讚嘆,在高牆巨柱之間摸索法老時期的歲月風華。

阿蒙神廟第一中庭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法老時代遺留規模最大的神廟,在古稱底比斯(Thebes)的路克索(Luxor),昔日稱上埃及的地區,距離開羅南方約720公里,第十一王朝的底比斯王子蒙圖霍特普二世(MontuhotepII,BC.2055~2004)重新統一埃及,把王城搬到底比斯,開始在卡納克(Karnak)祭祀阿蒙神,之後底比斯成為祭祀阿蒙神最重要的宗教聖地,為底比斯帶來龐大財富,一直到十八至二十王朝,那些強盛的法老如拉美西斯二世(RamsesII)等,不斷擴建卡納克的阿蒙神廟(Temples of Karnak),終成史上最龐大的神廟建築群,更是古埃及藝術與建築風格的集大成。

方尖碑是克埃及法老遺留的代表性宗教建築之一,圖為圖特摩西斯一世的方尖碑。

南方埃及不只是氣候異於開羅,環境也大異其趣,路克索街道寬,明顯乾淨許多,也許是埃及人最渴望的原鄉,對古埃及人來說何嘗不是如此?一個個規模龐大的神廟矗立在尼羅河谷地,南方埃及是他們心靈的歸依,那些碩大彷如神蹟的神廟,撫慰古埃及生靈,讓他們坦然面對未知的死亡,也引領現代旅人穿梭時空探索法老時代的神秘世界。

沐浴在夕陽下的路克索神廟列柱迴廊。

卡納克神廟 Temples of Karnak

路克索神廟入口第一塔門前掉落的拉美西斯二世頭像以及方尖碑。

卡納克是那個地方的阿拉伯名稱,意思是「有防禦的住所」,主體就是阿蒙神廟,祭祀古埃及最重要的神明阿蒙─拉(Amun-Ra),以及阿蒙神的太太穆特(Mut)和兒子洪蘇(Khonsu)。隨後的建築向西邊尼羅河的方向擴建,另外一條軸線向南方發展,形成這個佔地超過100公頃的神廟建築群。據新王國時期的紀錄,阿蒙神廟的祭司有81萬人之多,祭司擁有的財產頗為可觀,有40幾萬頭牛、60幾座城、耕地近70萬英畝,足見阿蒙神廟的政經重要地位,與祭司「喊水會結凍」的影響力。

古埃及人活動離不開尼羅河,阿蒙神廟從尼羅河岸的碼頭延伸,現今的入口處已離河岸有一段距離,買票進場後要走幾百公尺,穿過兩排獅身羊面入口大道,獅身羊面意味著豐富多產,光看這兩排40隻踞伏高臺之上的獅面羊身像就夠壯觀了。但這只是開胃菜,進了高聳的第一道塔門之後,古埃及法老以超大規模建築工事在眼前鋪陳開來,彷彿歷代法老在神廟擴建方面兢相展現實力,互別苗頭留下一幕幕令人瞠目結舌的巨大傑作。

進入阿蒙神廟之後,先看到的是最新的建築,第一塔門是距今約2,400年前第三十王朝的納科坦尼布一世(西元前380年)所建,高達43公尺,延伸113公尺,不過並未完工,石牆堆疊之後還未雕刻壁畫,背面還留著築牆施工過程的泥磚壘坡,塔門內空間寬廣,有塞提二世神廟和拉美西斯三世神廟。

阿蒙神廟往東有6道類似的塔門,每一道塔門間各有庭院,巨大庭院就是歷代法老揮灑的空間。過了第二道塔門,也進入古埃及盛極一時的新王國時期第19王朝(約3,300年前)。這個佔地5,500平方公尺的廣場,由拉美西斯一世規畫,塞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父子接力修建,完成134根紙莎草柱頭的參天石柱林,石柱上和塔門牆上不外刻著當代王權澤披天下的英雄事跡。最愛現的拉美西斯二世更是集其大成,不過拉美西斯二世修築的石柱雕刻採用沉雕工法,比起他父親塞提一世的浮雕方式粗糙許多,進到這個多柱廳很容易就發現其間的差異。

多柱廳之後的塔門間廣場規模就小多了,但視覺刺激仍高潮迭起,從入口處就可以見到的方尖碑(Obelisk)矗立在第三塔門之後,3,500年前圖特摩西斯一世和圖特摩西斯三世各立了兩座方尖碑,不過目前僅剩一座由圖特摩西斯一世所立22公尺高的方尖碑。穿過第四塔門還有一座方尖碑,屬於女王哈基蘇(Hatshepsut),高30公尺已是埃及境內最高,原本有兩座,另一座已經崩毀,頂部在附近的聖湖旁。從第三塔門和第四塔門之間,往南又發展成另一軸線的神廟建築群,最後綿延3公里的獅身人面向抵達路克索神廟。

阿蒙神廟每穿過一道塔門,每走幾步路,代表的也許是數百年,甚至千年歷史遞演,最遠可以帶你回到近4,000年前的中王國時期,斷垣殘壁間敘述敬神、法老武力高強的故事,每一個時代法老想留在牆上的故事也許大同小異,但大時代的文化藝術涵養與要求,甚至國力是否強盛,斧鑿之間多少留下痕跡。進入阿蒙神廟如同翻閱一部超級巨大的史書,穿梭古今一時實難消化,倒是帶著藝術欣賞的角度走馬看花,別有一番樂趣。夜晚參觀卡納克神廟也不錯,有聲光秀表演。

路克索神廟 Luxor Temple

路克索神廟位於卡納克阿蒙神廟南方,之間有一條3公里長目前還沒有完全清理出來的獅身人面參道,頗為壯觀,古時是阿蒙神廟的建築群之一,又稱為南宮,主要為慶祝「奧佩特節」(Opet festival)活動,阿蒙神、穆特、洪蘇底比斯三神在每年奧佩特節時會合,雕像在會存放在路克索神廟聖殿。奧佩特節是古埃及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宗教慶典,也是古埃及曆法中一個環節。根據記載,祭典在夏天尼羅河泛濫期間的第2個月舉行,河水泛濫期間人們沒事可做,這個慶典會進行2到4個星期,活動之盛大曠古爍今,底比斯三神從阿蒙神廟沿獅身人面參道移至南宮,這場面當然是法老神格化的舞台。

如同卡納克阿蒙神廟,路克索神廟也經過歷代法老整建擴大規模,最早從中王國時期就有神殿存在,之後主要是阿蒙霍特普三世與拉美西斯二世的手筆,一直到亞歷山大大帝、回教、基督教都在路克索神廟留下足跡,裡頭甚至還有一座建於14世紀的清真寺。入口處有6尊拉美西斯二世的花崗岩巨大雕像,其中4個高15.5公尺的座像和2個立像,現只剩各一尊。原本兩側各有一座方尖碑,其中一座於1833年被送到法國,置於巴黎協和廣場。塔門內主要是拉美西斯二世中庭、大列柱廊、阿蒙霍特普三世中庭、亞歷山大大帝廳等。

方尖碑 Obelisk

回想一下,第一次看到高聳的方尖碑,是在紐約、倫敦,或是在巴黎?還是義大利的某個城市,甚至在伊斯坦堡?方尖碑的原鄉其實是在埃及,只不過古埃及衰亡之後,方尖碑被當成紀念品送人,或被偷拐搶騙,大部分都遠離埃及。

方尖碑的頂端像金字塔一般的三角錐,古埃及對三角錐的造型極度迷戀,緣於對太陽神的信仰,彷彿三角錐有一股如同陽光射向天際的力量,而且越建越高。法老不建金字塔後,立方尖碑蔚為時尚,尤以新王國時期的第18和19王朝留下最多,光是拉美西斯二世就製造至少8個方尖碑,但拉美西斯二世的方尖碑現在大部分都在義大利。

以淡紅色花崗岩打造的方尖碑,原石一體成型,重量超過千噸,到底如何製造?走訪亞斯文(Aswan)近郊的採石場,真相就會大白,亞斯文花崗岩採石場還躺著一個巨大的未完工的方尖碑,高達42公尺,只剩最後完工階段,卻因岩石出現問題而被棄置,成了現代人了解方尖碑的活教材。

旅遊資訊

◆航班:台灣無班機直飛埃及,可從曼谷轉乘埃及航空到開羅。

◆匯率:埃磅(Egypt Pounds),1美元約可換5.9埃磅。上廁所要付費或小費,最好先準備零錢備用。

◆簽證:持台灣護照可辦落地簽證,在開羅機場入境時辦理,費用15美元

◆時差:比台灣慢6小時。

◆旅遊資訊:洽詢鳳凰旅行社,電話(02)25378111,網址:http://www.travel.com.tw/hall.aspx?hall_id=FG07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