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書與人】 妖怪,是日本的名字 - 專訪日本小說家京極夏彥

2012/10/28 06:00

《前巷說百物語》

◎陳國偉

日本小說家京極夏彥。(MaoPoPo/攝影)

1994年夏末,一部以懷胎廿月的產婦、消失於密室的醫學家、充滿血之幻象的姑獲鳥繪卷的奇幻謎團,以及創造了深諳西方哲學與科學、卻又具有舊書店主人與陰陽師身分的博學偵探的驚世之作,撼動了日本推理文壇,那便是開啟「百鬼夜行」系列的《姑獲鳥之夏》。它不僅催生了「梅菲斯特獎」,成為首屆得獎作,讓作者京極夏彥(Kyogoku Natsuhiko,1963-)一炮而紅,隔年出版《魍魎之匣》,更一舉榮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此後獲獎無數,包括泉鏡花文學獎、山本周五郎獎、柴田鍊三郎獎、以及日本大眾文學最高榮譽直木獎。不到廿年,京極夏彥已成為名聞東亞的妖怪推理大師。

《冥談》

正如他筆下偵探京極堂的名言:「這世界沒有什麼不可思議的事」,出道後再也不曾出國的京極夏彥,卻在2012的秋天訪台,並出版「現代怪談」系列的《冥談》與「巷說」系列的《前巷說百物語》。也因此我們終於有機會與他面對面,揭開他小說結界所布下的諸多魑魅魍魎所隱藏的真身。

妖怪,日本現代文明的時間線

對於京極夏彥來說,「妖怪」是他創作的重要核心。主要是因為日本雖然從江戶時代就有「鬼怪」(お化け)的概念,但隨著明治時代的現代化過程,跟西方的心靈主義等學說產生互動,逐漸失去了它原本的功能與意義。到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人一方面接受了大量西方知識的洗禮,二方面因為戰爭所帶來對於生死與未來的惶惑,直到戰後進入美軍為首的同盟國軍事占領時期(1945-1952),都無法去想像鬼怪的世界,這個概念於是被遺忘了。

所以京極夏彥其實希望,透過「巷說」系列中主角又市所製造出來的謎團,呈現「妖怪」的功能與意義,以及從江戶時代開始逐漸隱退的軌跡;然後在「百鬼夜行」系列中,選擇美軍占領結束後的昭和30年代(1955-1964),做為京極堂等人登場的時間點,來重新建構現代妖怪的概念,恢復其功能與意義。這兩個系列其實存在著這樣巧妙的關係。的確,妖怪做為京極夏彥最重要的文學事業,他不僅和評論家東雅夫等人成立過「怪談之怪」,催生怪談文學雜誌《幽》;也與以漫畫《鬼太郎》聞名的水木茂大師結為好友,擔任「世界妖怪協會.世界妖怪會議」評議員,以及「鬼怪大學」的教授,可說是全心投入復興妖怪文化的工作。

恐怖╱謎團,未知與遺忘所創造的

在「現代怪談」這個系列中,我們可以看到京極夏彥創造出日本怪談書寫的新境界,雖然他本人謙虛地表示,怪談是日本文學中相當困難的類型,自己不敢直接挑戰,所以寫的其實是「怪談未滿」的「幽談」、「冥談」。但仔細的讀者應會發現,京極夏彥在其中不斷地探究恐怖的本質,闡述「未知」與「遺忘」往往是恐怖的來源;恰好在他的推理小說中,這兩者也常常成為「謎團」與「解謎」的關鍵,所以讓人好奇這是否為他創作哲學的核心?京極夏彥對此問題深表贊同,他認為人類對於許多事物,其實都是未知的,之所以會有謎團與不可思議之事產生,正是因為人類賦予這些未知錯誤的解釋。這世界其實沒有不可思議之事,有的只是想著不可思議的主體的存在,而不可思議之所以產生,就是因為來自未知與遺忘,這兩者可說是其基本要素。因此不論是目前在日本被稱為「Mystery」的推理小說,它所崇尚的「解謎」,就是對不可思議的解消;而《幽談》、《冥談》這些作品,也著重於描寫產生不可思議的人類心理。

京極夏彥更進一步申論,人類對於未知會感到不安與恐怖,雖然科學可以解釋世界上的許多事物,但仍有許多力有未逮,當從科學的角度無法成立與證明時,就會想從文化的體系去解釋,其中的一個取徑就是妖怪,因此科學與妖怪其實開始的動機是一樣的。但也因為如此,科學跟妖怪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互補而非對立的,反而是像心靈科學、幽浮這類的思想,才是真正與科學對立的。透過作家的闡釋,關於作品的疑問都獲得了解答,我們更加明白為何像《姑獲鳥之夏》這類作品,科學能與妖怪並存,偵探能以物理學與認知科學,去解釋妖怪與神祕現象,這都因作者嚴謹的思想體系。

搞笑,大師的隱藏版才能

雖然京極夏彥在公開場合總是穿著和服,寫的也是日本文化的嚴肅題材,但他本人其實相當親切甚至搞笑。就像他一直打趣「巷說」系列所以能寫到五本,全都是編輯逼迫的。因為《巷說百物語》完成後,《續巷說百物語》就已轉變為塑造人物的角色小說,到《後巷說百物語》的明治維新時,甚至已經沒有妖怪可寫了,但編輯還希望他再寫下去,所以接下來的《前巷說百物語》,「就像《星際大戰》的第一集一樣!」只好回頭寫更早之前的故事了。

另外,京極夏彥的作品系列中,也有如「來吧」(どすこい,相撲術語)、「南極(人)」這類的搞笑(ギャグ)小說,就是因為他覺得日本文學中雖有「幽默小說」,或像東野圭吾《怪笑小說》那類的「黑色幽默」,就是缺少了搞笑小說:「實在非常的稀少!太讓人扼腕!」因而試圖創作更前衛的作品。雖然他知道這類作品的讀者較小眾,但還是希望有朝一日能與台灣讀者見面。

書物,文明與歷史的積累

近幾年由於電子書在日本蓬勃發展,對出版市場造成很大的衝擊,京極夏彥的許多作品也電子書化。即便如此,京極夏彥認為電子書是一個全新的媒介,正在它自身內部建構未來的發展模式,但究竟會如何尚不可知。然而紙本的實體書因為歷經了長久的歷史,才發展到現在的完美型態,雖然不會再進化,但它能透過最簡單的方式來讓人閱讀,因此他也希望實體書能夠一直流傳下去。

從京極夏彥對於《幽談》、《冥談》封面的讚不絕口,也證明他對實體書的重視。原本就是學廣告設計的他,成為作家後不僅參與自己書籍的封面設計,也幫綾辻行人、笠井潔、山口雅也等日本知名推理作家設計封面。過去京極夏彥的台灣譯本大多延用日本封面,但《幽談》、《冥談》特別聘請台灣設計師,他認為這是站在讀者的立場來思考,是非常棒的,他甚至覺得台版封面比日版的還要傑出。

的確,「這世界沒有什麼不可思議的事」,京極夏彥改寫了我們的認知,真的穿著和服現身在我們面前,猶如京極堂般侃侃而談著妖怪論與推理史。難保不會真有這麼一天,台灣也可能出現在他的小說世界,也許是被遺忘的恐怖之地,也許是「百鬼夜行」系列人物二戰時期從軍逗留之所。京極夏彥的傳奇仍在繼續,他還會帶給大家怎樣的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