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洛杉磯傳真】 平庸的善

2015/05/20 06:00

◎王丹

漢娜.鄂蘭關於「平庸的惡」的概念,已經廣為人知。通過這概念,鄂蘭告訴我們的,是極權主義如何以「平庸的惡」為基礎而崛起。這些「平庸的惡」深藏在人性深處,只要有合適制度和環境,就會浮出水面,成為暴行的共犯、幫凶。不過,如果人性全部都是這樣的話,看起來社會向前的力量就會如此弱小,以至於人類看不到希望。但是,歷史上的極權,能夠延續統治超過幾百年的實屬罕見,所有的極權最終會滅亡,哪怕「平庸的惡」從來沒有在人性中消失過。這又是為什麼?鄂蘭沒有告訴我們,極權是如何衰落的。

關於極權的衰落,當然也極為複雜,各種原因糾結互動,才能產生這樣的結果。我在這裡只想討論這些原因中的一個,而此原因,恰好與鄂蘭「平庸的惡」的概念相對應,不僅可以解釋極權的衰落,也可以驗證人性中大量矛盾的對立並存。這,就是「平庸的善」。

「善良」本來是公民教育中應有的一環,隨著社會發展,「善良」愈來愈被放置到公民素質排序的後排中,似乎「善」就意味著沒有創意,懦弱或者無力感。這個公民道德,現在幾乎成了宗教專屬的概念,如果讓它出現在關於政治和公民參與的討論中,簡直會引起大家的暗笑。切爾斯頓(G. K. Chesterton,1874-1936)在《異教徒》一書就指出過這種現象,他說:「現代每個流行的詞語,每種流行的理想都是一個託辭,想要迴避何者為善這個問題。我們喜歡談論自由,當我們談論自由時,自由是一個託辭,藉此我們可以避免談論何者為善。我們喜歡談論進步,而進步也只是一個託辭,藉此我們避免談論何者為善。我們喜歡談論教育,而教育也只是我們藉此避免談論何者為善的一個託辭。」按照他的說法,「善」成了人們避免觸及的價值,人們更願意討論那些聽起來更加光輝四射的概念。

在我看來,這個世界需要很多基礎性的價值,類似「善」這樣的品質,我們也不必把它想成多麼偉大恢宏,很多的「善」組成的,其實就是生活,或者說,比較好的生活。而一個好的社會,就是由無數看起來很普通,甚至很平庸的「善」組成的。如果一個社會,那些普通的民眾們,願意帶著溫暖和好意,團結在一起,去做那些很平凡的工作,這樣的社會,道德基礎就是牢固的。在這樣的基礎上,極權很難生根發芽。

我們現在的社會裡面的那些精英人物不是這樣,他們都希望做一些能夠被別人,被世界看到的「善」的事情,他們對於微小的,普通的,不起眼的「善」忽略不見,自己也不屑隨時在每件小事情上約束自己。

不過我們也看到,還是有很多的「平庸的善」存在於社會角落,像散落在森林中的小花,不起眼,但是讓森林的圖景看起來錯落有致。在台灣,不久前去世的十元便當阿嬤,就是「平庸的善」的代表。她對於自己的善行並沒有什麼宏大的解釋,她只是出於好意以及一點點喜歡堅持的個性,給別人提供一些普普通通的幫助。說實話,這些幫助並無法改善一個社會貧富差距的問題,但是這樣的小小的善意,會在一些人內心種植下希望的種子。一個社會,只要有很多人對美好充滿希望,而不是悲觀,失望,或只會「酸」別人,這樣的社會,就是美好的社會,就不容易被極權尋隙進入。

這,就是「平庸的善」的深遠意義。因為,簡單而美好的日常生活,才是防範極權主義的最重要的力量。●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