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彰盛/新竹報導〕國立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竹塹社區大學和水利署第二河川分署今共同舉辦「看頭前」音樂祭,藉由「地創團隊、社區大學、大學社會責任中心」對話,討論舊港島的地方創生和永續發展治理的困境與策略,希望能從大學社會責任與社區共學方式,為舊港環境發聲為土地請命,邀請舊港島在地樂手、竹塹社區大學究匠風烏克莉莉樂團、豎琴獵人偏鄉巡演團、蝌蚪音樂SOUND GOOD、台青蕉樂團,於頭前溪畔以親土地與搖滾音樂形式,讓土地的聲音點亮河川,希望喚起大家對舊港島人文歷史、生態環境與防洪保育的重視,也喚起大家對社區的認同。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師生遠從屏東來體驗即將流失的「疊鰻墩」活動,先人用當地材料來捕捉鰻苗的循環經濟,讓屏科大鄭春發教授直說,多樣的自然地景樣貌非但孕育了豐富的生態資源,也可以促成推展「綠色生態旅遊」,藉由友善環境與保育旅遊方式,可永續發展教育與旅遊經濟直接貢獻於海洋保育營造,促進地方文化與永續觀光。
國立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主任鄭國泰則認為,舊港島實存足夠的在地永續發展能量,是可以透過社會資源,形成具有人文文化底蘊的永續發展經濟。唯有關注生活空間營造和在地聯結,建構當地民眾及其所處環境的相互關係,才能打造共享價值和社區能力,創造人與地域的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