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影/記者凃盈如
「我喜歡『纏綿』這個題目,糾結在一起,很綿長的一段時間,我接近美術,所以長遠來看,美術跟我的生活還是銜接的。」──黃才郎
曾任台灣3個公立美術館館長、美術主編、科長、處長的黃才郎,多年致力於藝術行政工作,並投入藝術教育推展,且在去年榮獲「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之「終身成就獎」;然而,與美術「在一起」幾乎一輩子的他,至今才首度舉辦個展「纏綿」,黃才郎謙稱:「總該要有個交代,把作品集結起來,公諸於世。」這個「交代」隆重,即將展出他自1971年至今半世紀以來,公餘之暇創作不輟的成果。
從小地方發掘微觀樂趣
走入黃才郎的畫室與書房,簡單的陳設,包含書桌、畫架、油畫快乾劑、多幅作品,牆面書櫃擺滿美術書籍,地上有一疊疊畫冊,每一本都清楚地記錄著時間,有些畫冊甚至與孫子共用,一人畫一頁,是人生每個階段的精采紀錄。黃才郎喜歡「就地取材」,作品裡的黃金葛,就來自書桌旁的窗台,平常想不到畫什麼,就畫桌上的橘子,許多植物、水果,都是畫中主角,即使以前到了國外出差,晚上有空閒,也會看著鏡子畫自畫像,記錄旅途心情。對他而言「想畫就畫,看到有心得時畫起來最愉快。」他雀躍分享,畫整盤橘子,可以看到桶柑、蜜柑,重現這些些微的差距,就是美,也很舒心。他也曾經用黑白與硃砂的紅相互對照,詮釋橘子;更喜歡畫野薑花、水仙花、黃金葛這類植物。前陣子瘋「蘆葦」,與妻一路追到陽明山冷水坑,甚至也曾包車到屏東找「紅甘蔗」寫生。
回應本次畫展主題「纏綿」,黃才郎透露,自己特別喜歡植物互相碰撞、推擠、糾葛不清、穿插來去的姿態,「當葉子越長越大、東翹西翹,很有生命力,一邊畫,看久了也會有很多人物印象浮現,無論經過的、心儀的、美麗的人物。」
自小愛畫畫考進文大西畫組
黃才郎自小喜歡畫畫,到了高二,才正式進入郭柏川教授畫室習畫。原本家人希望他念醫科,選擇丙組,於是不以考美術系為目標,跟著郭柏川老師習畫一年多,直到高三課業繁重才暫停。他回想郭柏川教授曾說,當時在他畫室學畫的,都過不了美術系的評分標準,因為「觀點不一樣」,所以要確保他不以考美術系為目標,才收他。「美術系的觀點要畫得像,但郭柏川教授要我們畫得『神似』,我只有學,也自然而然進入他領導的教法裡。」畫了一年多,原因高三課業繁重,停止習畫,後來課業沒有起色,受學校老師鼓勵改考美術系,才準備3個月,便考入中國文化大學西畫組。
大學時代為黃才郎日後在藝術這條路上鋪上堅實的路。除師事郭柏川教授,他也受教於廖繼春、李梅樹、楊三郎、林克恭、吳承硯、黃朝謨等知名藝術家。課餘時,他得到系主任施翠峰推薦,進入英文中國郵報的《美術雜誌》擔任美術文稿編輯、策畫,在1970年10月至1973年7月,編了22期雜誌。大三時,更曾與洪瑞麟、張萬傳、陳景容、汪壽寧、周月坡、黃昌惠等7位藝術家至蘭嶼寫生,拍製8釐米電影,並撰文發表〈畫家筆下的蘭嶼風光〉,刊載於同年9月《美術雜誌》,在此行創作了10餘幅台東、蘭嶼寫生繪畫作品。在本次畫展「纏綿」當中,亦展出多幅黃才郎大學時期作品。
擔任文建會美術科首位科長
黃才郎曾經在英文中國郵報的《美術雜誌》兼職,做企畫跟邀稿、寫稿,也書寫西洋名作欣賞,有藝評、賞析,也有隨筆,有時稿子太多,就用不同的筆名書寫。退伍後,擔任美術老師,後擔任雄獅美術叢書部主編,並歷經兩年編纂完成《西洋美術辭典》,將西洋美術必備的基本資料整理成各種條目,1000多條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包括美術用語、西洋美術發展史、藝術流派、技法用法、畫材等,是國內第1部最具權威的西洋美術視覺辭典。
黃才郎曾經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初創(後升格文化部〉,應處長申學庸之邀,擔任文建會美術科首位科長(1982~1989年),當時因申學庸一句話說動了他:「讓文化界的意見能夠過橋,讓政府知道;讓政府的政策能夠過橋,讓藝術界感受得到。」當時偶會在媒體發表評論的黃才郎一股熱血湧上,放下原本一心一意想遠赴歐洲繼續創作之路的念頭,走上了公職這條路。
公務時期重建台灣藝術史
在他擔任科長任內,曾策畫拍攝系列前輩美術家紀錄影片,並著手整理台灣繪畫史蹟資料、策畫主辦「中華民國國際版畫展」,這是當代歷史最悠久的國際版畫展之一,他更首開國內公辦大型美展,以深化學術方式進行;在擔任高雄市立美術館首任館長時,不僅策畫法國20世紀初的雕塑家「布爾代勒雕塑展」、「黃土水百年紀念展」,親自拜訪台日兩地公私立收藏家,借得黃土水遺作37件,也策畫「時代的形象─台灣地區繪畫發展回顧展」。任職台北市立美術館第4任館長時,則辦理「台灣地區美術發展回顧展」,以10年為1單位,推出50至90年代台灣美術史研究。如今我們常琅琅上口的「重建台灣藝術史」,其實早在黃才郎在各大美術館任內的那些年,就一點一滴扎實地累積著。
黃才郎集藝術創作背景與藝術行政專業於一身,對藝術評論、編輯等工作亦十分投入,但他坦言:「還是比較喜歡創作。」退休之後,生活終於回歸鍾情的事物本質,本次「纏綿」個展,讓人一窺他累積多年的繪畫成果,定讓觀眾訝異他多年來被美術館長盛名掩蓋的精采創作。96件作品,有素描、水彩與油畫等,題材包括橘子系列、黃金葛系列、公共事務系列、水仙系列、蘆葦系列,百合花系列、人體系列、自畫像與甘蔗園系列等,即日起至3月13日,於國父紀念館1樓博愛藝廊及文化藝廊展出。
黃才郎小檔案
●生日:1950年10月21日生於台灣台南縣佳里鎮
●學歷:中國文化大學西畫組、文化大學研究所畢業
●教育推廣:與妻王蕙芳共同創辦「一代兒童美術教室」
●曾任:文建會美術科首位科長、高雄市立美術館首任館長(1994~1999)、擔任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台北市立美術館第四任館長(2000~2007)、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2009年~2015)、文化建設委員會第一、三處處長
●重要獎項:香港文學藝術家協會頒贈「中華文學藝術家金龍獎」(1998)、教育部頒發「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之「終身成就獎」(2022)。
●個展:國父紀念館博愛藝廊「纏綿─黃才郎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