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週末.藝週文化人物】以遠見建構台灣文化圖景─專訪新任文化部長史哲

2023/02/25 05:30

文化部長史哲。

文/記者凌美雪 圖片提供/文化部

文化部長史哲,人家都說他是點子王,但他不置可否,他選擇的說法是「嗅覺敏銳」與「遠見」,且他勤做功課又腦筋轉得快,所以總能掌握先機,開創出一些局面。他以城市的遠見,創造了把劣勢轉優勢的高雄經驗;而來到中央將近1個月,他則以謙卑為起手式,在每日密集的施政接觸中,運用敏銳的嗅覺,國家的文化願景正隱約滾滾而生……

在小英政府執政最後1年接掌文化部,外界對於這位深耕高雄15年的新部長充滿好奇,想知道除了「高雄經驗」之外,他要如何為台灣文化領航?因為國家的文化事務千頭萬緒,史哲說,第一要務是趕快盤點文化部的施政重點,精準掌握優先順序。

2022台灣燈會在高雄的「千手光劍」,是史上最大的智慧機械手臂展演。

有感施政第一發 擴大文化成年禮金

同時間,史哲也沒忘記到中央「搶」錢。若說「高雄經驗」裡有所謂「史哲作風」可以體現在文化部的,應該就是很會跟中央要文化預算吧?對此,史哲笑答,包括蔡英文總統、陳建仁院長,「他們也有耳聞我很愛要錢吧」。

「搶」錢第一發,就是上星期隨中央最新振興預算公布的擴大文化成年禮金,史哲透露,原來文化禮金是去年直接編在文化部預算,但他上任幾天後,發現中央要開始處理振興預算且未包含文化部,就趕緊去跟院長爭取。

帶著過去地方爭取中央預算的生猛勁道,最後不僅將原鎖定只發給18歲青年,擴大為18到21歲,受惠人口因此從21萬人變成90萬人。另外還爭取到15億元,將用於辦理產業振興,規畫包含符合成年禮者至獨立書店購書將加發購書禮金,並鼓勵縣市轄內書店串連辦理書展、書市、主題活動等,提振實體書店營運;支持故事內容開發,強化內容產業升級;以及規畫博物館及地方文化館遊程,辦理文化觀光串連、社區見學體驗行動計畫等,帶動藝文消費產業復甦。

就任部長後出席第一個大型活動台北國際書展。

劣勢轉優勢 從電影翻轉城市文化印象

雖然以過去藝FUN券的經驗來看,最方便可能用在看電影,史哲倒也樂觀其成,「電影不就是活生生的國民記憶庫?」視「電影」為進入主流生活的文化內容之一,除因史哲自己曾有製播節目與紀錄片經驗,讓他對影視產業有特別的關注度,更多原因來自視野與價值判斷。「我記得2008年馬英九執政後有一個擴大內需方案,那時我在高雄市府新聞局,成為全國唯一申請擴大內需經費成立協拍中心的地方政府,也可以說,台灣的協拍中心制度是從高雄開始的。」

相較於台北的地小人稠且文化活動密度高,高雄曾經帶著幾分文化的荒涼感。但在那個科技後製還不發達的年代,電影產業仍以實景拍攝為主,高雄因地大、路寬、天氣好,原先的荒涼感反而成為一切有利電影拍攝的條件,史哲說,自從成立協拍中心之後,「所有過去被外面笑的缺點頓時都變成優點,譬如在台北很難申請封街,高雄你要封哪裡都很容易,且南部人熱情,他不但借你,你請他做臨演,他也都好。」

「當時還不是一個純網路化的社會,所以都有一種所謂內容的概念,你在這裡取景,你城市的形象就進入那裡面,全世界看,這就是一個內容的概念。」然後高雄開始投資拍片,電視電影都有,「我們當然是從基金會開始,然後有行政法人,那其實是比中央文策院要早了7、8年。」

史哲首創公部門投資拍電影,《一家子兒咕咕叫》成績斐然。

壯大台灣內容 不要排斥進入主流生活

這也就是史哲接任文化部長後,喊「壯大台灣內容,建立文化自信」的概念,「就是取景其中,內容就在其中……你的國家也就在其中了。」史哲進一步指出,壯大內容有一部分層次講的是原創內容,呵護扶植原創端,要純粹,因為純粹才有未來的無限可能;至於衍生端、應用端的發展,內容的壯大其實有各種不同類型,「比如電影,現在有輔導金,又有文策院的投資,該怎麼整合,也是我們最近在思考的重點之一。」

到文化部後,在壯大台灣內容的理念下,還有一項直接面對民眾主辦的大型活動,就是去年首度移師高雄的「文博會」,今年又回到台北,原定8月底只在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辦理,但鑒於空總硬體空間與整備有限,考慮觀眾參觀的感受,史哲已請承辦單位重新盤整中,盡量朝不要只以空總當唯一主場來思考。

史哲指出,文博會「在台北應該可以回應很多相關的文化設施、題材都可以加入。」因為,理論上「文博」應該是一個關於台灣文化的認識,也應擴展領域擁抱民眾生活內容。亦即,壯大台灣內容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不要排斥它進入主流的生活,當有進入主流生活的文化內容,融入生活裡面,這個社會就有文化了。

去年台灣文博會在高雄,高市府搭配周邊活動,圖為文博會「聊療漂漂河」充氣裝置。

史哲另舉他在高雄興辦短片節為例,照原本高雄電影節徵求長片的做法,沒有辦法在台灣的影視舞台上一較長短,十幾年前他去看了東京短片節,雖然當時智慧型手機還沒流行,但想像零碎時間滑手機看短片的機會一定比看長片多,就決定放棄長片競賽,改成短片競賽,後來也證明「short is cool」,現在檯面上長片很厲害的年輕導演,幾乎都是當時短片競賽出來的,這些台灣內容也都走入民眾的主流生活中。

史哲出席2020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得獎名單揭曉記者會。

文化的遠見 帶台灣內容自信走向國際

在高雄辦短片競賽,除壯大台灣內容,也是文化的遠見。因此,短片之後,史哲又馬上把眼光望向更遠處,繼續更快速開闢新戰場,「威尼斯影展2017年開始做VR,我們2016年就決定做,也是彎道超車的概念,當時金馬是不做VR的,所以當蔡英文總統於2017年提出前瞻基礎建設,我們就又去舉手說我們要提一個體感科技。」後來還成立VR實驗室,在駁二藝術特區開設「VR體感劇院」,成為全台唯一播放立體8K技術規格的VR場館。隨著世界發展到MR、XR,證明台灣不僅並駕齊驅,甚至成為國際影展裡的常勝軍。

文化的遠見,讓台灣內容成為展現在國際舞台上的文化自信。史哲以台灣在國際上面臨的局面為例,講「台灣內容」,更能在華文的大市場裡面與中國做出清楚的區隔。史哲說,中國廣電局下很多限制,比如不能直接碰觸同性戀議題、不能拍妖精……這就是一個典型管制的概念,諸如此類有很多,「當你看到這個,就會覺得台灣真是創作的溫床,所有中國規範底下不能做的,都是台灣能做的,它自己(中國)已經切割一塊市場給我們發揮了,難道這還不好嗎?」

以創作自由創造台灣在國際文化場域的地位,這也是長久處在中國強權打壓下的台灣,把劣勢轉優勢的典型。

而講到文化外交策略,史哲特別提到明年的巴黎奧運,原本上次東京奧運時,文化部有策畫台灣藝術季前進東京,可惜因為疫情打亂了全部計畫,「但當時準備上的心情與氣度是對的,」史哲透露,他已要求交流司積極提出計劃,利用巴黎奧運讓台灣文化走出去,「就是希望盡量讓國際看見台灣。」

近期表演藝術大老吳念真、林懷民對談,史哲全程聆聽 。(綠光劇團提供)

史哲小檔案

◆1969年生於台北

◆經歷:2006年起,歷任高雄市新聞處長、高雄市文化局長、高雄市副市長

◆高市府期間代表性政績:

1.高雄影視產業補助與發展:高雄拍、高雄人投資、高雄電影節短片競賽與影展、高雄VR影片補助政策與高雄VR劇院

2.台灣IP整合與發展、高雄在地故事的書寫補助

3.高雄春天藝術節、大東歌仔好戲聯合製作

4.高流軟硬體建構

5.催生駁二藝術特區與高市圖總館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