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羅任玲/傾聽與凝視之間(詩是心象)

2022/05/31 19:30

【自由副刊.鬥陣寫作俱樂部.新詩篇】羅任玲/傾聽與凝視之間

〔羅任玲/自由副刊〕

對我而言,最好的詩幾近於「傾聽存在的音樂」(如波特萊爾的〈黎明〉、里爾克的〈秋日〉,還有許多名單,無法盡舉)。詩當然是對存在的種種思索感悟與想像,但我無法喜歡一首說得太多卻看不到畫面、聽不見音樂的詩,這些都來自一首詩的內部而非外在。我名之為乾枯的詩,以及相對潤澤的詩。好詩往往飽涵大地的水氣與天空的光澤,它們都渾融天成,雋永耐讀。去看看大自然即知,因為自然本身就是一首繁複幽微神祕深邃的交響詩。詩打翻了人類社會庸常的秩序,詩是喚醒。詩是最魔幻的音樂。

好的詩人猶如心靈的滑冰選手,每一步皆刀鋒銳利,直探且劃入靈魂最深處,旋身轉折,喜悅哀傷皆迴盪無盡。好詩的奧祕在尖新跳躍之中,在移動的虛實之中,在清醒的夢中,在不斷地向世界敞開之中。

卡爾維諾說的:「輕是一種價值而非缺憾。」讓一隻木桶飛起來的本事,也是坐看雲起時的境界。是李唐〈萬壑松風圖〉中的幽谷松風,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輕」。也是葡萄牙建築師阿爾瓦羅.西薩說的:「好的建築無論建造過程多麼困難,都應讓人感到輕盈而非沉重。」輕逸之難,在於世事紛擾戰火殘酷死別生離。

太刻意的詩,也總是太用力,所謂斧鑿。我不免想起年輕時立志成為詩人的導演賈木許,他的小品電影《派特森》。一個喜愛詩的公車司機,每天午休的短暫時分,獨自坐在一泓清泉前,安靜打開他的筆記本,寫詩。只是喜歡,沒有任何目的。

寫什麼,行數多寡都不是問題,有無獨特視角?傳達得好不好?才是問題。詩是心象,是精準地射擊,而非語詞的拼湊與擺設。沒有背後那雙凝視宇宙萬物的眼睛,沒有發現與領悟,所有的文字不過是搖搖欲墜的風中鷹架。

對生活與未來敏感,對歷史縱深做探尋和反思。古今中外有太多經典和養分,一朵朵從敗壞中開出的黑色芬芳,仿若超越時空的永恆星群。懂得觀星取經的人,擁有取之不盡的寶藏。

比起其他文類,詩更像石火電光。看似一瞬,背後卻是全部生命的積累。再回到音樂的比喻吧。海飛茲說:「只有不斷不斷地苦練,有一天,小提琴才能照你的意思鳴響出來。」苦樂交纏千絲萬縷,說到底,在創作面前,誰不是永遠的學徒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