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台灣人在世界角落〉我們一家在賴比瑞亞

2018/03/27 06:00

在這個沒有醫療資源的地方,常有村民染上奇怪的傷病。

文/世界微光 照片提供/江榮義

江榮義的兒子(右二)在賴比瑞亞出生、成長。

1990年,西非國家賴比瑞亞(Liberia)爆發內戰,江榮義帶著妻兒離開定居7年的鄉下小村莊。「內戰前,我們開始收到一些當地夥伴來信,談到首都蒙羅維亞(Monrovia)市郊狀況,說半夜常常有人拿槍進入宣教士家中,抓走女人和小孩,搶走貴重的東西……」

村民一天只吃一餐,因為光是燒柴、煮水,就得花掉一天時間。

1957年至2003年,賴比瑞亞曾二度與台灣建交,不但有台灣的農耕隊長駐,還有幾家台灣餐館和商店,其中自1977年起的斷交期長達12年;而正是在斷交期間的1983年,江榮義帶著懷有身孕的太太盧樹珠來此。他,也是台灣第一位來到非洲的宣教士。

賴比瑞亞鄉下有許多穆斯林村莊與清真寺。

當初,「菠蘿悟」村沒水沒電,得自己挖水井、點煤油燈。

〈7年奉獻〉挑戰 從這開始

從內戰到和平,賴比瑞亞一直都是極為貧困的國家。

「我走進村裡,村長帶我去見村中長老,所有村民都出來和我握手,還送我一隻雞,邀請我帶家人住進來。村長視我們為家人,讓我們自己挑選房子;入住那天,村民都聚集在我家門口,歡迎我們入住,又送了一隻山羊和一大盆新收割的香米……」直到賴比瑞亞和台灣復交,內戰哨聲卻隨之響起,他們一家被迫離開。

賴比瑞亞是聯合國公布的全球開發程度倒數國家之一。

搭上最後一班撤離的飛機,江榮義看著窗外漸趨細小的村落,終被一片荒漠景觀取代,想起過去7年種種,宛如一場黃沙夢。

「19世紀美國『廢奴運動』興起,一群重獲自由的黑人回到非洲,賴比瑞亞因此於1847年誕生,人口約468萬,官方語言為英語……」介紹起這個離開廿年多的西非小國,江榮義仍熟如指掌:「雖然是非洲最早獨立的現代主權國家,卻長期困於貧窮與族群衝突,八成國民生活費不到每日1.25美元的國際貧窮線門檻,身列聯合國全世界已開發程度排名倒數國家之一。」

越戰時期,盧樹珠曾在越南和泰北長駐。人生目標都是服務窮困國家的兩人,一畢業就結婚,隔年到英國受訓一年,再前往賴比瑞亞。

出發前,生活已不容易,除了語言、醫療、募款等訓練,還有各種艱辛。盧樹珠回想:「婚後前5年,我們在新加坡、英國和賴比瑞亞共搬家20多次。尤其在英國懷了身孕,成了40歲的高齡產婦,為了受訓仍搬家10多次,經常拖著行李穿梭於地鐵和公車的人群中。」當然,真正的挑戰,在賴比瑞亞才開始。

〈當地環境〉生活艱困 生活像魚缸

初來乍到的夫妻倆是前往北部洛法縣(Lofa)的班迪族(Gbandi)鄉村地區,生活條件更為艱難。「沒水沒電,我們要自己挖水井、點煤油燈。當地人只吃一餐,如果要吃三餐,光是砍柴、燒柴就會花掉一天,所以我們通常早上吃麵包,午餐吃水果或生菜,只有晚上才燒火。」

三面紗窗、一面牆,就是他們的廚房,但苦中還是能作樂:「第一次煮飯,不到10分鐘,整間廚房突然暗下來,原來是村民圍在四周,好奇我們華人煮菜方式而擋住了陽光;有時睡午覺,躺下不到幾分鐘天就黑了,又是村民聚在窗外,好奇我們怎麼睡覺。我們的生活就像魚缸一樣,人人都能觀看。」

班迪族是一夫多妻制,外人搬進村莊,必須獲全村同意,「於是,當時我們一邊學習還沒有文字的班迪語,一邊尋找願意接待外人的村莊。那陣子,太太在家裡待產,我就騎車在泥濘路上四處探訪,終於找到熱情款待我們的菠蘿悟村(Polowu)。」

〈文化不同〉分享互助 「公德心」定義不同

進村後,全村男女老少都成為兩人的語言老師,更培養出跨越師生、種族、文化與語言的友誼,經歷不少趣事。「兒子出生後,嬰兒車所到之處都圍滿人,大家說『從來沒看過白人的小孩!』我說我們是黃種人,他們說『反正只要不是黑的,都是白的。』」江榮義說,班迪人沒有數字與時間觀念,也不知道自己幾歲,「如果有人與你相約『明天太陽出來後在那棵樹下見面』,而第二天是陰天,大概就見不到人了。」還有一次他問人年齡,對方回答:「媽媽說,我小時候家門口的那棵樹很矮小,如今長得極高,那就是我的年齡。」夫妻倆進一步為班迪族開辦識字教育、英文班,甚至簡單醫療訓練。

在這個沒有醫療資源的地方,病人危急時都得坐車進城,或靠著江榮義的無線電求援,愈是深山野林,就愈多怪蟲怪病,「村民常來家裡求助、拿藥,但我們學得太少,有時只能眼睜睜看村民染上奇奇怪怪的傷病,有的會痊癒,有的最終還是死去。」

艱苦生活裡,令江榮義印象最深刻的,則是班迪族村民分享與互助的習慣。「有村民生病,男女老幼都會去探病問候。大家『凡物公用』,即使是自己當天的薪水,都願意與人分享。」在這裡,「公德心」的定義很不一樣:「我們開音響時很小聲,是怕吵到別人,但村民都喜歡特大號的音響,讓全村的人都可以聽見,這樣才叫『有愛心』!」江榮義笑說:「他們說,外國人用隨身聽真是太自私了──只有自己聽,別人都聽不到。」

離開賴比瑞亞後,江榮義轉往南非6年,即使時代變遷,賴比瑞亞和南非仍有艱鉅的社會問題需面對。大時代下,個人的作為或許渺小,對江榮義而言,至少還能帶著初衷,前往每個需要之處,祈求所有身處黑暗的國家漸漸走向微光。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