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當政治上的一中各表變成文化上的一台各表-「娜」個祖「國」與台灣的「國」樂

2020/10/05 05:30

史博館於2018年7月閉館整建,預計110年3月完工。 (資料照,記者陳逸寬攝)

記者凌美雪/特稿

1955年成立的史博館,其原名為「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 (翻攝自史博館官網)

上個星期我們欣賞了中秋最美的光,這星期我們要迎接中華民國109年國慶日!然而,在這之前有個來自中華民國的年輕藝人歐陽娜娜,跑到中華人民共和國71年國慶對嘴唱「祖國」,究竟「娜」個祖「國」應該是哪個「國」才對?當然引起軒然大波。

台灣國樂團創立於1984年,目前隸屬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資料照,傳藝中心提供)

實際上,這種因為政治歷史發展造成的混亂異境無所不在,因為根本發生在文化生活上,尤其在大眾文化領域,人們會稱「舔中」藝人是被「統戰」,因為「中國」只能有一個,究竟誰「統」誰?於是搞出「一中各表」的託詞,但「中國」並不想與「中華民國」一中各表,因此,要台灣藝人在中國國慶喊「祖國」、講「我在中國台灣等你」,於是,現在變成「一台各表」了。

對於「公立國樂團」改名問題,引起各界熱烈回應並掀起討論。(翻攝自劉美蓮臉書)

這種因為政治因果關係慢慢衍生的名稱上的混淆,也是無所不在,比如國立歷史博物館,是哪一國的歷史博物館?又比如我們慣稱的「國樂」,究竟是指哪一個國家的音樂?又比如中華民國駐外單位無奈只能叫做「台北代表處」等,3個看似完全不同領域的議題,有個共同點是「國」立史博館與國樂的「國」,都同樣來自戰後政府對文化藝術推廣策略的結果,外館則牽涉到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如何在海外慶祝中華民國國慶,於是也成為「藝術」。

在我們迎接「國」慶連假之前,來思考以下這幾個有點尷尬的議題。

國立歷史博物館需要正名嗎?

記者凌美雪/專題報導

近日與文化部長李永得談話時,李永得提到國立歷史博物館將出版一本《台灣美術史辭典1.0》,認為對於重建台灣美術史將有很正面的助益,聽者當場產生疑惑:這不是國立台灣美術館該做的事嗎?於是找到史博館館長廖新田解惑。

廖新田表示,前任部長鄭麗君提出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時,史博館便提計畫成立專案辦公室,進行口述歷史,為活著的藝術家留下他們的口述影像與歷史;另外,也提了撰寫《台灣美術史辭典1.0》計畫,邀請學者專家撰寫,但還在世的暫不納入詞條,因此暫時納入200個詞條,目前已進入排版階段,廖新田說,「我相信一定有漏洞,但盡力做到盡善盡美,因為這是台灣美術學的基礎,戰後台灣第一本美術史辭典。」

建議復名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

至於史博館為什麼要做台灣美術史辭典?廖新田引述藝術家李奇茂生前說的,「沒有史博館就沒有台灣現代美術」,但緣由必須回溯史博館的創建背景與歷史沿革。

廖新田說,每個館有每個館的運作,可是大家說史博館是中華文化,那是大誤會,「我們原來的建築不是現在的綠瓦紅牆,而是日本式的迎賓樓,不過從1960到1971年慢慢改換成為綠瓦紅牆的中國式建築,到後來在中國式的歷史建築運作,這是一個歷史的變化,所以大家不要以為史博館屬於中國文化,錯!我們在地就是紮紮實實就是台灣,made in taiwan台灣的產物。」

國立歷史博物館1955年成立,它原來的名字叫做「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1957年正式更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但是它之後的30年都是文物美術的運作,所以,它被蔣介石總統改了名字,但是它運作的方向是用藝術文物來呈現國家歷史。」廖新田不諱言,這樣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確實運作得很像國家美術館。

廖新田也提到,國美館是1987年成立,與史博館差了30餘年,北美館1983年開館,也與史博館差了28年,這相差的30年間,台灣藝術家都在史博館展覽,「這是為什麼我們做得很像國美館,因為當初沒有國美館」,但廖新田不否認,有國美館之後,史博館的定位確實變得有點尷尬。「因此,史博館在閉館整建期間,最大的軟體政策目標,就是重新定位國立歷史博物館,在未來台灣整個美術館生態改變的趨勢裡,國立歷史博物館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為國家歷史博物館重新找定位

「我們盤點史博館收藏,有個重大發現,我們的文物收藏中國來的占50%,但是我們的美術收藏,台灣在地的已經占60%,換句話說,大家都以為我們收藏河南博物館的東西,但其實它占我們收藏不到2%。因此,未來我們的常設展也會改變,重新開幕時,常設展要叫寶島長春廳,未來要用收藏藝術文物的展品去展現台灣這塊土地發展的歷史,包括原住民、客家的收藏等。」廖新田說,「國美館還沒有出生之前,史博館不做誰來做?等到國美館出生了、茁壯了,我們就退居幕後,去做我們能夠做的,弭補國內藝術生態的不足。」

至於「國立歷史博物館」一名是否需要改變?廖新田說,多年研究後,比較贊成回復成「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這樣就不會跟「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混淆;但若從政治方面思考,還有一些選擇,比如把兩個博物館合在一起,就是「國家歷史博物館」,南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展示常民文化,北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示藝術文物,兩館分別有自己的組織編制跟館長,但是都叫做「國家歷史博物館」,統一由文化部統整。

「讓人家不要誤會,怎麼會有一個國立歷史博物館跟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可是他們通通都是國家歷史博物館。」廖新田強調,把博物館本身的角色與定位說清楚是很重要的事,「國立歷史博物館是屬於中華民國台灣的,我覺得每個博物館可能要重新盤點它的位置吧。」

公立國樂團改名提案引網路熱議

音樂課本主編劉美蓮近日於臉書貼文提問:「『公立國樂團』若改名,你贊成:1.華樂團 2.漢樂團 3.絲竹樂團 4.民族樂團 5.國樂團 6.邦樂7.其他。」結果不僅回應熱烈,還勾出多位國家文藝獎得主以及台灣史與傳統藝術學者留言,究竟「國」樂需不需要改名?可以改什麼名?「國」慶日將到,「國」人不妨一起腦力激盪。

國樂演奏家孫新財在留言上指出,「台南民族樂團的創團某元老對我說:他們之前用國樂團之名,申請專業化未成功,是改用民族樂團之名,申請專業化才成功的。我個人則以為:就算民進黨主張台獨,竟終也能選上總統執政,確是事實。然則國民黨難道竟也可以為了執政而主張台獨了麼?何況申請專業化成功,未必與改用民族樂團之名有關呢,明明是『國樂』創作曲比賽文建會卻曾硬稱為『民族音樂』創作曲比賽,『民族音樂會』都還沒有協辦呢,『國樂學會』卻湊上去承辦,還沾沾自喜的那種,毫無警覺性心態,是我終生難忘的。」

今年甫獲國家文藝獎的音樂家陳中申則指出,「『國樂』是一個歷史才70年的新樂種, 是傳統樂器演奏者不希望這個藝術被擺進博物館,而做的隨順潮流的變革,包括改良樂器、演出形式、編制、創作…幸運地在華人世界存活下來。國樂不是南管、不是西樂、不是流行樂、不是爵士樂…大家已約訂成俗,都知道它是什麼了。」陳中申也提到傳藝金曲獎的分類,認為把國樂歸入「傳統音樂專輯」,其實,一點也不精確。「我的《一個簫郎》入圍『最佳傳統音樂專輯』,其實,內容都是我新創作的,一點也不是傳統呀!」

滅劇場創辦人胡嘉說,「以國術的歷史淵源,從1928 年(民國17年)中央國術館在南京成立後,便不斷地調整名稱,2005年改為國武術,現今台灣普遍以武術(包含眾多拳種流派)一詞與國際接軌。」

高雄市實驗國樂團創團團長蕭青杉參與討論,「就排除法,漢樂、絲竹樂、邦樂在範疇上皆無法周延,華樂、國樂、民樂,都分別在新加坡南洋地區、台灣、大陸長期沿用,各有定義基礎,大陸已經有部分地區改用國樂團了。藝術名義的使用有其歷史背景、差異區別、族群地域之考量,公設國樂團名稱早已約定俗成,何必大費周章,改名之議,不知用意何在?」

台灣史學者戴寶村則提出一個藏「頭」名,「香港——中樂;新加坡——華樂;中國——民樂;台灣——國樂。中華民國因此而齊全,很好笑。台灣以前稱國樂 後來有用民族音樂、傳統音樂,稱漢樂,可是又有納入胡樂,很難喔!」

另一位國家文藝獎得主劇作家汪其楣認為,「讓各樂團按照自己的屬性、擅長、特色、偏好樂器,風格,等等取名、定位。(就如xx交響樂團,並没有西樂二字。)木銅樂團,絲竹樂團,古今樂團,山海樂團…或以地方名之,寵物名之,基隆樂團,關渡樂團,金色海岸樂團,綠園道樂手,杜鵑花樂集,十三犬美樂團,獅虎熊音樂夥伴…自由取名,耳目一新。音樂本來不必按照過去習慣來劃分:西或國、民、華、中。何不改變思維。放棄一統!」

不過,還是有很多人票選「絲竹樂」,認為「國樂團」更名「絲竹樂團」最貼切。歷史學者吳鳴(彭明輝)則指出,「絲竹管弦樂團,典出蘭亭集序,雖無絲竹管弦之盛,絲竹指材質,管弦指樂器形制,又可有別於西樂的管弦樂團。」

一位旅美文化人說,「自己命名要看那些樂團如何自己設限、定宗旨。他人命名則海闊天空,怎麼叫都沒有人可阻擋,也沒有認同的問題。」

版主劉美蓮則表示,國樂團議題,她已在臉書探討多次,「今年最熱鬧,改名、不改名,正反各紓己見,沒有火藥,展現文化人的氣質與胸懷,民主國家的幸福呀!」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