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探尋鐵道歷史 解鎖北號誌樓

2021/03/24 05:30

控制高雄港站進出縱貫線和屏東線的「北號誌樓」。(謝明勳/提供)

〔記者陳昱勳/台北報導〕位於高雄港站的歷史建築「北號誌樓」,昔日扮演著控制火車縱貫線、屏東線等進出車站轉轍器和號誌機的角色,擁有近百年歷史,為台灣目前僅存最完整的傳統機械電氣操作號誌樓,由鐵道文化研究者謝明勳撰寫的《解鎖!北號誌樓》,透過文字與歷史照片,講述高雄鐵道的起源,再到北號誌樓的誕生、作用、運作原理,以及為來保存與活化利用,完整記錄北號誌樓的前世與今生。

《解鎖!北號誌樓》解析高雄港站北號誌樓的歷史。(記者陳昱勳攝)

謝明勳,美國康乃爾大學土木工程碩士,現為大地技師。曾任職行政院公共建設督導會報、總統府、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鐵道局運務課長,曾派赴甘比亞共和國,踏勘規畫該國第一條鐵路,業餘投入鐵道文化研究工作30餘年,謝明勳也是車票「永保安康」發想者,曾任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會長、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委員。

謝明勳表示,號誌樓源自英國,1825年後有了鐵路之後,隨著路網愈來愈廣,交叉鐵軌處如沒有號誌樓操作,就會有相撞危險,台灣在日治時期,因應高雄港以及鐵路運作發展,1923年設置了「北號誌樓」,控制著高雄港站進出貨物列車,到了1960年代技術的移轉,改用電子訊號設備,北號誌樓是全台灣目前唯一仍可作用的號誌樓,連日本都沒有,顯見其珍貴價值,更是重要的工業遺產。

謝明勳指出,《解鎖!北號誌樓》試圖從高雄港站區與北號誌樓的歷史演變,搭配號誌樓剖面圖、機械聯動圖等,解析北號誌樓的實際運作,最後從調查研究與復原規畫圖中探討北號誌樓的活化與再利用,謝明勳認為,對一般人來說號誌樓是很陌生的工業遺產,期望此書的出版,能夠使讀者認識北號誌樓裡仍可運作的號誌設備,並理解一座工業遺產必須是活的才有其意義與價值。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