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台灣人在世界角落〉在尚比亞實踐新聞魂

2021/08/14 05:30

2017年,邱艾薇(第一排右二)來到非洲中部坦干伊喀湖(Lake Tanganyika)附近的尚比亞偏鄉生活。

文/世界微光 照片提供/邱艾薇

非洲中部的坦干伊喀湖(Lake Tanganyika)是全世界第二古老、第二深的湖泊,2000萬年前即形成,年齡和深度都僅次於3000萬年的俄羅斯貝加爾湖(Lake Baikal)。它狹長卻廣袤的面積,接壤著4個非洲國家:尚比亞、坦尚尼亞、蒲隆地、民主剛果。

尚比亞偏鄉仍存在著許多原始部落。(攝影/Augustine Park)

現年29歲的邱艾薇,2017年即落腳在坦干伊喀湖附近的尚比亞偏鄉。她所在的辦公室,需要從尚比亞首都路沙卡(Lusaka)花費18小時的車程,而團隊所服務的村落,有些要再搭6小時的船才能抵達。「沒有電力、沒有自來水,三餐需要自己生火煮飯,許多小孩因營養不良四肢瘦弱,居民生活得擔心河馬和鱷魚的攻擊……當我第一次來到服務的村落,反射性的想法就是『這真的是台灣人想像中的原始部落生活!』」

其實,20歲以前,邱艾薇連尚比亞在哪裡都不知道,直到搭上了一艘船。

依著坦干伊喀湖生活,許多村民靠漁業為生。

〈種下一顆種子〉參觀志工船 從此心繫

高中時,邱艾薇和朋友參觀了一艘航行全球各地的志工船「忠僕號」(DOULOS)。船上有著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志工,還有豐富的英文書籍,因此被稱為「海上最大圖書館」。

「自從參觀之後,不知道為什麼,我就常常想起這艘船。」2010年,「忠僕號」退役,由新船「望道號」(Logos Hope)替代,然而,在她推甄大學的資料裡,仍寫進了這艘志工船;考上政大新聞後,室友都知道她口中那艘「夢想中的船」;每次迷惘時,她就會查一下船航行到了哪裡。

大四時,邱艾薇確定自己不會進入媒體業,又對父母期待的學術之路興趣缺缺,最後,雖然寫完了已通過的國科會計畫,仍決定申請志工船,「才發現光是上船,就沒那麼容易。」志工船沒有支薪,還需自付生活費,因此每位志工的第一件挑戰通常是得自行募款。她學習四處募款、說服父母從反對到支持,2014年提早一學期畢業,先到南非受訓,便登船開啟兩年的海上生活。

2017年,邱艾薇即生活在尚比亞偏鄉。(攝影/Augustine Park)

〈船上生活〉每天掃廁所 學會放下包袱

沒想到,挑戰還沒結束。她上船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進入清潔部門,負責清洗船上的201間廁所,「『望道號』屬於德國機構管理,因此清洗程序非常嚴謹,總共有16個步驟,不可以更換順序。」她後來才發現,掃廁所從來不是簡單的一件事,「在船上,不同於台灣社會的傳統氛圍,所有工作都同等重要,有一個位置出錯,船務就會大亂。我們的廚房部門每天得洗1200個碗,洗不完,就會造成他人困擾。在這裡,我的學歷只是包袱。」這段剛上船的震撼教育告訴她:「要放下包袱,認識真正的世界。」

這樣的日子持續近一年,她才進入通訊部門負責媒體工作。2015年,當「望道號」拜訪台灣時,她已是說著一口流利英文、在媒體鏡頭前落落大方的發言人。

隨著「望道號」的軌跡,邱艾薇拜訪了20多國,其中大部分都在非洲。期間,「望道號」曾需維修一個月,她因此在機構據點之一的尚比亞坦干伊喀湖短住下來。

在這個大部分居民一生沒有進過城市的村莊,她聽到了許多未曾被知曉的故事,「例如有個輟學生,從小父親早逝、母親離家,由奶奶一手養大,後來我的同事幫助他復學,他成了全村第一個高中畢業的人,正在首都念醫學院。這些故事只有當地人知道,我的新聞魂就被勾起了!」村內缺電,沒帶手機與筆電的她向人要來紙張,用鉛筆一字一句寫下這些故事,「晚上沒燈光,還得自己拿手電筒照明,但我覺得很滿足,知道自己在這裡找到了使命感。」

正在縫紉的當地婦女。(攝影/Kennedy Mulenga)

〈小鎮生活〉城鄉差距 資訊不平等

邱艾薇的辦公室位於通訊較方便的港口小鎮,「說它是小鎮,沒那麼有規模,說它是部落,又沒那麼原始。生活上的確不太便利,但不是每天沒水電,只是有時沒水沒電。」買東西方便嗎?她想一想,家裡附近有雜貨店,距離最近的「超市」則要開車3小時。邱艾薇以巧妙的形容做為結論:「基本需求的東西都買得到,但你想要有選擇的話,那就買不到。」

辦公室裡30多位同事,外國人不到5個,跨文化共事能力依舊是首要優先,「尚比亞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郵局也不例外,包裹信件可能半路蒸發,快遞又太貴,隨意找個路人或公車司機幫忙,沒有公定價格和固定的寄送方式,反正在這瞬息萬變的環境裡,大家的信念就是『總會找得到方法!』」

然而,認識村民的時間愈久,邱艾薇也發現村民並不如想像中的「與世隔絕」。「他們可能每天在湖邊洗澡,連自己國家總統的名字都不知道,卻會使用臉書,或認出地球另一端整支足球隊的球員。」在全球化時代,許多村民從部落生活直接跳至智慧型手機時代,卻反而落入資訊不對等的困境,對於資訊真偽與自身權利幾無所知。

步入全球化時代的偏鄉部落,面對著加劇的城鄉差距與資訊不平等。(攝影/Stephanie McWilliam)

〈地球村意義〉別想著改變 而是先認識

有些孩子在完全沒電力的村落長大,或在沒桌椅的學校念書,卻必須與城市孩子考一樣的「電腦」科目;「很多台灣親友都問我尚比亞是否需要慈善物資,但這裡的貧困不是光靠金錢與物資可以解決,更不是讓他們的生活西化即可。例如,改善當地就學率,不是多開一間學校,而是需要居民口耳相傳、落實基礎衛教,讓村民相信教育可以實質改善生活。」她說:「在這裡,需要有人長期深入的陪伴,避免他們在全球化時代卻只獲得片面的資訊與想像,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未來有很多可能。」

多年在海外服務,當邱艾薇被問及「如何真的為當地帶來幫助?」她回答:「不是想著要改變一個地方,而是先去認識這個地方,並理解每個文化都有優缺點。就像我們同事之間,溝通的目標是『能否找到不一樣的方法?』很多同事會想出我們不知道的答案,我也可能找出同事沒想過的方法,這樣我們才能幫助彼此。」

或許這正是在全球化時代,我們必須彼此連結的真正意義。

新冠疫情爆發後,尚比亞許多日薪工都即將失業。

尚比亞偏鄉仍存在著許多原始部落。(攝影/Augustine Park)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