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全球觀測站〉英防疫鬆綁 家長好焦慮

2021/09/24 05:30

英政府撤銷了所有的疫情措施,口罩跟安全距離都不再強制。(法新社)

文/歐洲特約記者胡蕙寧

英國中小學在九月全面恢復回校上課,取消所有疫情時期的遠距教學。這個政策固然讓家長終於有「恢復正常」的感覺,但因為大人幾乎都打了兩劑疫苗,中學以下學童都沒打,恢復過往的上課群聚模式,讓很多人都擔心耶誕節前恐將再爆下一波變種疫情。

不少人打了雙劑疫苗後仍確診,有些還病情嚴重到住院,這正是讓人擔心開學的主因。尤其以每班約30個學童的人數,沒人可以保持兩公尺的安全距離外,過去的年級分隔措施也取消,大小年級學童將全部混在一起,只要有一個確診必將引發大感染,多數人還是無法樂觀看待這個「回歸正常」。

大英聯合王國下的蘇格蘭早就在8月中提前開學兩週,彌補一年半以來遠距教學差距。但是開學後的到校率相當不佳,有的在一開學就出現約兩百學生請新冠病假或被要求隔離。英格蘭的中小學也在9月全面跟進,政府還撤銷了所有的疫情措施,口罩跟安全距離都不再強制。雖然花巨資在全國各校加添了30萬個空氣品質偵測器,但是連月來每天都有超過3萬的確診與上百的新冠死亡人數。

整體環境最令人憂心的是疫情仍在,這種貿然的「恢復正常」,令學校跟家長不安全感因之而生。空氣品質偵測器是買了,但數量夠用嗎?英國冬天爆冷,教室內被偵測空氣品質不良而需要開窗門時,暖氣夠用嗎?加大的能源開銷誰支付呢?

孩童恢復過往的上課群聚模式,很多人都擔心耶誕節前恐將再爆下一波變種疫情。(法新社)

〈疫情後遺症〉青幼年族精神性疾病量大增

英國中小學被部分人批評不夠重視學童的精神性問題,有師長對於患病孩童仍以不守規矩來處理。一些擔心的家長在今年開學必須提醒老師的是,疫情造成學童的焦慮跟緊張,大大提升了青幼族的精神性病患量,從飲食失調到躁鬱症等都有。另有家長擔心在鎖國一年半後,孩子返校能否重新適應團體生活。

英國疫情期間,精神病患確實大增,最新的Mind精神性報告顯示,2020年度有高達12,000人的自殘紀錄,其中輕少族11到25歲群最受打擊,每3位年輕人就有1位自殘,這之中很多人在疫情前就有著精神性疾病的紀錄。英國健保的精神健康網(Mental Health Network)也公布,今年初有約30萬6千位年輕人接觸該網路要求協助,跟去年初近24萬年輕患者相比,數量大增。

由於英國健保一般採取家醫把關制,也就是沒有家醫推薦,所有疾病都無法直接找專科醫生診斷。事實上疫情讓所有的健保資源幾乎都轉移到應付新冠患者,鎖國期間更只能處理急症,其他的病患包括癌症的治療都被迫推延。一般患者就算約得到家醫,面診已經退到第二關,必須先通過醫生電話診的第一關才能約到面診。精神病患者的面診跟團療更是幾乎全因疫情而取消,運氣好的話也只能約到視訊諮詢。

這樣的醫療困境讓許多精神病患者無法受到即時的治療,疫情讓他們的病情加重,卻又得不到該有的診療,整個新冠疫情的後遺症仍在持續中。

英國疫情期間的社區互助精神大量提升,一些小巷道可以看得到好心的家庭編織掛在樹上或看板上提醒限速或幫打社區互助廣告。(胡蕙寧攝)

〈從絕望看到希望〉鄰里互助網 看到人性溫暖

針對英國疫情期間居家困境所出現的重度低潮,專家建議除了建立尋求正確資訊的管道、集中注意力在能控制的事情上、多往大自然走動外,幫助別人提升自己的正面能量也是其中之一。英國鄰里之間的互助在疫情期間確實發揮了巨大的功能,許多在防疫政策鬆綁後仍持續運作,尤其針對弱勢族群、高齡獨居老人等地幫忙採購、拿藥、遛狗、送餐等。

有些互助網則轉變型態,利用現有的聯繫族群衍生成物資交換網,在鄰里之間互通有無,交換或免費提供的東西琳琅滿目,從嬰兒衣物、學校制服、寵物食品、盆栽、家具到免費二手車都有。這場疫情因為隔離跟鎖國讓許多人發現,在危急時刻鄰人比親友更重要。世紀疫情中最發揚光大的就是這種溫暖的社區精神。

還有些人在疫情最初口罩狂缺時,自製不少口罩送交需要的人,有些社區因此變出「口罩禮物樹」,除在固定地點的樹上掛出自製口罩讓人取用,新冠篩檢處跟後來的疫苗臨時施打處都出現了這類鄰里分享。

有些社區甚至援助到社區外的街友跟難民群,因為疫情讓這些本來的弱勢生活更艱困,大家既然互助有餘,何不伸手援助更需要的人呢?這種時刻最讓人看得到英國人的大方,一位幫助難民收集免費物資的家長表示,疫情讓人們更有同理跟同情心,他訊息一發出去,回收到的暖意多到讓他必須轉送去其他慈善機構才能消化下去。

由於團結力量大,還能為慈善團體募款或舉辦活動,不少人積極認真助人,將原來的鄰里互助更上層樓地發揮。有些助人後表示:我們不是一無所得,我們得到助人之樂以及一個更乾淨沒閒物的居家環境。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