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身口意三業〉善用其心

2021/12/31 05:30

圖/陳佳蕙

文/呂政達

放鬆,是一輩子要學習的功課

你真的覺得自己明明有放鬆,但肩胛骨緊繃,氣結鬱結在胸前,心包經不通,長期駝背,透露出你最真實的狀態。在《四樓的天堂》黃秋生飾演的推拿師天意的眼裡,「心裡的傷,身體會記住」。所以,身體始終逃不過推拿師的慧眼。劇中的推拿師說:「我能夠幫你做的,就是放鬆而已。」但放鬆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類似的經驗,在禪修時也有過,你覺得你很專注放鬆了,但師父一頭棒喝,粉碎了你的假想。

每個人的心理和身體,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緊繃。黃秋生說:「人就是這樣,沒有生病,沒有斷手斷腳,就不知道身體的存在。」老實說,我們實在沒有好好放鬆過。

劇中的心理諮商師張琪說,「身體是進入理解心理的途徑。」但劇中的心理師,卻被嫌連擁抱都是緊繃的。過去為了拍攝紀錄片《尋找乳房》,《四樓的天堂》導演陳芯宜曾與幾十名女性深入問答,「講到最後,我覺得自己好像變成心理諮商師。我們原本談的明明都是身體,但好像無可避免都會聊到心理。」

報導說陳芯宜為了拍這齣戲,參考海瑞格的《箭藝與禪心》。德國哲學教授海瑞格為了追問生命的意義,來到日本學禪,後來透過箭術,終於體驗到禪的真義。

海瑞格寫道:「在一切作為與創造之前,在他開始獻身於他的任務之前,藝術家先召喚當下的真心,透過練習加以把握住。他開始成功地抓住真心,不僅只是偶然的片刻,而是可以隨時把握,於是這種專注就像呼吸一樣和箭術連結在一起。」

善待我們的身體,善待我們的心,身和心都是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的必要條件。《華嚴經‧淨行品》在華嚴法會上智首菩薩問文殊菩薩,如何得到清淨的身口意?如何得到修行的功德?文殊菩薩回答「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這是修行的核心。

劇裡的黃秋生就是個善用其心的角色,所以穩如泰山地在各種生命的類型和壓力前仍維持平衡的關係,《淨行品》的每一個偈頌都加上「願」字,願是什麼?誓願,堅固你的心,把你「善用其心」這個善,堅固不動搖。

夢參老和尚說「煩惱業,一個煩惱一個業,一個現行的,一個過去的。那時候心裡就不直了,彎彎曲曲的,這就是曲業。面對身口意三業的過,現在『善用其心』,把它翻過來。」

黃秋生飾演的推拿師說「人必然有病,因病而完整。」進一步說,身體的痠痛疲累,也要在心找到療癒。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