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全球觀測站】開學了 孩子卻拒學

2023/10/18 05:30

圖/達志影像

文/駐歐特約記者胡蕙寧

英國今秋開學以來,最令各方關注的就是拒絕返校上課的學生比往年高出許多,這種現象不只讓家長非常頭痛,也引發校方各出奇招,好誘引學童返校。

多數校長與家長將此現象歸咎於後疫情效應,認為過去3年多來學校因疫情與教師罷工而開關無常,完全破壞學童上課的慣性。有些學齡孩子將上課時間卻留在家中視為平常,缺課高達10%的人大為增加。

根據最新統計,英格蘭小學生去年度缺課的比例近20%,中學生約30%,比疫情前的曠課率翻漲一倍。事實上在2021~22年度,就有約160萬孩童長期蹺課,其中約半數的理由不是病假。特教、殘障與來自貧戶或移民家庭的學童曠課比例更創新高。

英格蘭學校指責部分家長不夠重視學童的教育,不但在學期間帶孩子出國度假,只因貪求非假期間的度假費用較便宜;有的甚至還讓孩子在生日時,享受幾天的「枕被假」或「偷懶假」,可以窩在家裡不用上學。

〈拒學孩子變多〉疫情後新症狀 返校焦慮症

英格蘭教育部至地方相關單位還發現另一大隱憂,稱之為人間消失的「鬼學童」率增加。也就是校方就算聯絡到家長也找不到孩子,因此被社會局擔心是否淪入街頭或受控於幫派組織而失學。這些完全從雷達上失蹤的學童,在年前就創下近10萬人的紀錄,比疫情前的6萬人高出許多。

疫情後某些孩童出現了「返校焦慮症」,視上學為酷刑而寧願待在家裡。有些孩童的焦慮是短期的,但有些似乎難以治癒還變本加厲,有些孩童甚至在前一晚就焦慮到無法入眠。

這些家長表示,面對孩子已經筋疲力盡,卻還要面對不少外來的指責跟眼光,裡外煎熬日子很難受。

〈自己孩子自己救〉個案情況多 家長組織自救

專家認為,疫情過長讓一些學童出現了社交障礙,有些可在短時內恢復,有些則需要更長時間的耐心糾正。但無論如何,九月開學是一個相當關鍵的時刻,一旦錯過這個大家一起開始互動的時間,之後要再融入就會更困難。

但也有不少英國家長難以苟同當今教育部的出席率制度,認為校方只重視數字而忽略了個案的需求,其中尤其以特教、身心殘障、受霸凌的學童為多。另外過嚴校規、不當教學、不適課程等造成學童的就學壓力跟無歸屬感,也讓不少學童怯於入學,進而更引發家庭糾紛。

有家長表示在學校削減預算、忽略個案心理健康,造成了學童日益增加的上學焦慮,這使當今的家庭處境變得更糟。這些家長因此發起了自救組織,像是「上學不好(Not Fine in School)」、「方釘(Square Peg)」等都是,希望從個案的慘痛經歷中啟發他人,讓家長在網路上與實際生活中分享經驗互相支持。這兩大組織完全自籌資金也彼此密切合作,在成立的第一年就得到很大的迴響,吸引數萬家長加入共鳴。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