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兩性異言堂】我們大概要分手了

2014/04/13 06:00

(圖/水瓶鯨魚)

文/水瓶鯨魚

靜夜時分,女性朋友打電話來:「我們差不多了!」

我問:「什麼是差不多?」

「大概要分手了。」

我在電話這頭,忍不住苦笑。

不確定的被動說法 只因還眷戀對方

分手這件事,從來只有斬釘截鐵才算分手,會使用「大概」,通常都是歹戲拖棚了一陣子,短則幾個禮拜,長則十數年。

多年來我聽過無數人說過:「可能要分手了!」「應該快分手了!」「大概要分手了!」「我好想跟他分手!」「明天就會分手了吧!」「早晚有一天會分手!」

會使用這種不確定的被動性言話,多半是因為還深深眷戀著對方,不想分手、不願分手,說這樣話的人,真正害怕的是突然有一天「被」分手,於是先武裝起自己,以為這樣就是先做好心理建設、做好分手的準備,等到事情真的發生時,受的傷害會小一點。

事實上,一,點,也,不,會!

這些準備,不但不會減低痛楚,反而是一種自虐式的凌遲。

明知愛情褪色中 消極等待被分手

愛情的褪色與消逝,都有蛛絲馬跡,不像無預警的地震或海嘯,可以事先備好逃生袋來增加保命機會。

再說,能準備一個什麼樣的「愛情逃生袋」呢?一趟療傷之旅?幾個垃圾桶好友?一些愛情勵志書籍?或者一個備用情人?我不能說這些「準備」於事無補,但我能夠想像得到,你在療傷之旅中,會多麼想念那個人,想著如果可以和他一起旅行該有多幸福;和朋友喝酒、唱KTV時,說不定會大哭失聲;那些勵志書籍只有第一天有效,接下來就扔到床下;和備用情人上床,卻忍不住感覺罪惡,因為你真正要的不是他。

分手預感不斷加壓 主動出擊才是上策

每一樁愛情都只有當事者最瞭解為什麼你們「可能」要分手了,一百種通俗理由:或許家人反對、距離太遠、年紀差異太大、對方有男友/女友或者已婚……,但這些外在因素,是阻止不了相愛的人的,否則你們當初怎會墜入戀愛?90%的因素,反而是在經歷過熱戀期之後,你感覺他不再那麼愛你了,於是你有了分手的預感。

分手的預感,像千斤重石壓在你心頭,造成你的傾斜,每一次談話、每一次相聚、每一次上床、每一次道別,只要他冷淡一點點、欲語還休、表現煩悶、顧左右而言他……你的心,即刻躺在天秤的另一端,充滿空虛感,覺得自己得振作,不能被打敗,大概要分手了,你得堅強,你得準備。

說真的,被分手是無法準備的,只有由你主動提分手,才可以準備—準備以什麼樣的態度和方法,不翻臉地好聚好散。

不願相信愛情走了 堅持抱著一絲希望

你願意提分手嗎?你捨不得的,否則你怎會說「可能要分手了!」「應該快分手了!」「大概要分手了!」「明天就會分手了吧!」「總有一天會分手!」

真正的分手,並不像電影或偶像劇,兩個人會以同樣感性的方式放開手,互望對方一眼,各自走向馬路的兩邊(配樂響起)……抱歉,所謂分手,總是有一個人主動,而另一個人被動,一個人看起來像加害者,另一個看起來像被害者,於是,有一個是被分手,包括以殘酷的簡訊、FB、line分手……故事常常是這樣的。

女性朋友聽了許久,終於發言:「我可不可以問妳,他封鎖了我的臉書,我好生氣,可是他還有另一個我知道的帳號沒封鎖我,還傳私信給我,這表示他還是很喜歡我,對不對?」

「嗯,應該吧、可能吧、大概吧,差不多是這樣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