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影/記者周幸叡
從2013年開始舉辦的桃園地景藝術節,歷屆活動舉辦地點有未改制前的新屋鄉、大園鄉;還有改制後的八德區、觀音區、楊梅區、中壢區、平鎮區等,以這些桃園市境內的特殊地景做為活動藝術品的展覽空間,「品藝術,遊地景」,兩相搭配,引領民眾深入認識每一個地區。今年的活動地點來到大溪區,結合大漢溪兩岸的景觀及30件大型裝置藝術作品,呈現大溪區的人文和自然風土魅力。
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主題為「川行脈動」,主辦單位表示,以「川」字的字面意義及字形意象,演繹大漢溪對大溪及桃園的重要性。如同城市的命脈,大漢溪滋養著流經之處,孕育地方「生產」、「生態」與「生活」,三大生生不息的脈動發展。活動選在大溪區,不僅溯源至桃園早期的發展重鎮,也重新審視大漢溪做為桃園的母親河,與桃園不可切割的密切關係。
大漢溪流貫大溪,將其分為河東和河西,便利水路及河階地形,為大溪帶來繁華榮景和獨特地景,林木、煤礦、茶葉、樟腦……到木雕工藝結合宗教祭典的民俗文化等,由現今的老街樣貌,依稀可遙想當年的盛況。
既以「川」為展題,本屆的展區串連大漢溪沿岸夾岸綠帶, 來自國內外的28位藝術家攜手14組在地民眾,共同創作出的30件大型裝置藝術作品,就分別坐落在右岸的月眉人工濕地生態公園、山豬湖生態親水公園,以及左岸的大溪河濱公園、中庄調整池和大嵙崁親水園區。
這些區域原本即是當地民眾休閒好去處,地景藝術節期間,則變身為露天美術館,盎然綠意、波光粼粼的環境中,愜意走訪每件作品,認識藝術家創作的理念、欣賞他們精湛的工藝,再一次發現台灣的大城小鎮處處有驚喜,大溪不只是走馬看花時的老街、豆乾名產印象,還有更多值得挖掘的人文、水文之美。
◆桃園地景藝術節官網:https://www.taoyuanlandart.com.tw/。
今年重點展區裝置藝術巡禮
月眉人工濕地生態公園
這裡有數個生態池,還有一大片近年相當火紅的落羽松林,池水清澈可見魚群優游,間或看到結成一坨的粉紅色福壽螺卵。共有10件作品配合周遭景觀分置,〈儷人行〉(粉及綠)、〈斜躺的鋼琴〉、〈有圓相聚〉、〈福蛙〉(粉)、〈日月星辰〉等,作品材質主要以GRC雕塑加上馬賽克磁磚拼貼,繽紛色彩、童趣外型,營造出溫馨夢幻般的氣氛;〈粉紅泡泡〉、〈蝦毀〉,這兩個作品則是引導觀者思考福壽螺及美國螯蝦等生態議題。眾生平等,應該如何朝向共生互好、發展友善生態,而非一味擴張人類的貪念。
山豬湖生態親水公園
由月眉人工濕地生態公園往裡面走,可進入山豬湖生態親水園區,廣大園區前身是歇業多年的私人主題樂園,桃園市政府水務局以環境友善工法整理,成為多元戶外生態教育場所,雲天池、林蔭步道,沿途可見荷花、台灣萍蓬草等植物。這裡也有10件作品,一系列共4件的〈超日常風景〉,有如林間的神祕圖騰;〈合時〉讓觀者看到以當地為棲地的猛禽黑翅鳶與水流間的互動;〈自然中重生〉和〈年輪謎宮〉呈現自然中的和諧律動。
大溪河濱公園
今年地景藝術節活動的主舞台所在地,廣大草坪中有溪流淙淙,是當地人闔家同樂之處,呼應這個綠地環境,共有7件作品,其中,〈日光之下〉、〈山林遊樂場〉、〈來時路〉、〈看見,流域〉,皆位於草坪上,不僅帶來視覺驚豔,也分別演繹泰雅族、阿美族等傳統文化特色及往昔的部落歷史。而〈在水一方〉、〈取水〉、〈觀看一條河的方式〉,設置在水流邊,讓人重新思考人和自然、土地、水流的關係。
中庄調整池
這個區域共有6件作品。做為石門水庫的備用水庫,中庄調整池曾因玻璃透明棧道一度躍升打卡熱點,廣闊池水不時閃爍著波光,彷彿透著神祕的力量,如此水文正適合〈大溪神獸〉的誕生,座落水上守護整片水域。而在岸邊守護的,還有〈雲之塔〉、〈千風萬縷情〉、〈雲圖〉和〈蛙尬藝來做伙〉。至於〈花田下的詩意〉,如迷宮般的田畝設計,說的正是大溪有「9月雪」稱號的韭菜田風光。
大嵙崁親水園區
屬於桃園市政府「大嵙崁親水園區景觀計畫」,歷時3年、於今年6月竣工,分成「中庄水之谷」與「大嵙崁天空之城」兩大區域。除了復育濕地生態環境,也在境內增加乘風滑草區、原木遊戲場與沙坑滑梯等設施,企圖打造成一座全齡友善的戶外休閒區。這個區域只有一件作品〈渡船頭〉,以船形飛龍之姿,緬懷消失的渡口、述說中庄移民故事,騰躍希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