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週末.藝週城市散步】古都巡藝樂趣橫生─彰開藝境-2022彰化走讀藝術節

2022/07/10 05:30

范承宗作品《遊戲》,於鹿港文武廟前草坪,以上千支竹子打造「戲台」,讓人自由穿梭其中。(原物創意/提供)

文.攝影/記者凃盈如

夏日時而悶熱,時而午後雷陣雨,想到要在高溫下於古城行走,不免覺得有些挑戰,然而,穿梭在鹿港的廟宇、紅磚巷弄間,經過的百年糕餅店、低矮的閩式建築,以及近日於城內架設的藝術裝置,竟也逛出興味,一整天的時間飛快,歸返途中意猶未盡,希望很快再重返彰化「巡藝」。

近期彰化縣為迎接建縣300年,推出了「彰開藝境-2022彰化走讀藝術節」,透過9位藝術家與團隊的10件作品,並舉辦藝術共創、藝術工作坊、藝術走讀輕旅等活動,讓人深入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家范承宗譬喻:「彷彿10個篇章,走在小廟宇或者古老的街道裡,用雙腳讀一首300年寫下來,屬於鹿港的詩。」

《遊戲》的弧線輪廓,與廟宇建築特徵呼應。(原物創意/提供)

范承宗《遊戲》

創作核心圍繞在已逐漸消失的傳統技藝與記憶的藝術家范承宗,於鹿港文武廟前大草坪,展出作品《遊戲》,模擬以前做戲台、綁鷹架的手法,以上千支孟宗竹打造出一巨大的戲台裝置,在不同的天氣與時刻裡,創造出各異的迷人光影。

這座裝置是可讓人們自由穿梭的遊戲場,上下兩層,如台上、台下的配置,可當觀眾遠望著它,看著演員、台下人員忙於其中;亦可親自走入作品,感受身在舞台上下、內外的不同視野。《遊戲》造型左右對稱,且帶有許多弧形與曲線,正與所在基地前的鹿港文武廟建築特徵呼應,也提醒著人們正走在這座廟宇林立的小城。到了夜晚,則有特別的燈光設計,整個量體點亮,自帶如聖殿的儀式感,人們沿著竹製坡道上樓時,明亮的曝光效果,讓人體驗彷彿巨星準備登台的體感。范承宗提到:「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有時候你是觀眾,有時候你是參與其中的工作人員,有時候你是在台上,被注視的人。」

藝術家范承宗(右)與參與工作坊之學員。

賴彥勳《不材之木》

於鹿港中山路上,剛修復完成的古蹟「十宜樓」裡,藝術家賴彥勳以櫟木創作了《不材之木》,靈感來自日治時期台灣三大詩社之一的「櫟社」,取詩社名中的櫟木(台灣欒樹),象徵櫟社創社之9人。

櫟社在日治時期是非常活躍的詩社,聚集了很多地方仕紳,包括林朝崧、林獻堂、連雅堂等人,他們懷抱理想,對於被日本統治的狀態不甚滿意,他們以《莊子》當中,一段藉櫟木討論「無用之用」的典故,做為創社標語。

十宜樓建於清乾隆嘉慶時期,為超過150年的建築,早年是地方仕紳聚會的豪宅,也是櫟社集會的主要基地。賴彥勳提到,櫟木為「不材之木」,但正因為它不迎合世用,人們才不砍伐它,於是能留在自然,繼續行它做為樹木的責任與義務,以此反映了櫟社成員在當時的批判性,以及關注台灣未來的理想懷抱。

賴彥勳從樹園帶來9棵欒樹,把葉子全部去掉,再做雕塑,特別的是,樹幹的置放方向是顛倒的,根部削尖朝上、枝朝下。賴彥勳以「不管怎樣的雜木,將它削尖後都會成為武器」的概念雕塑,象徵這群詩人雖然自嘲是不材之木,但他們當時投入抗日民族運動,實踐了意義重大的事情。

賴彥勳以台灣欒樹根部朝上的削尖雕塑,象徵日治時期台灣三大詩社之一「櫟社」創社9人的精神指標。

宮城有加《蛙港神社》

かえる在日文為青蛙之意,做為動詞則是「歸來」。日本藝術家宮城有加打造的《蛙港神社》,是座青蛙的神社,也是座希望你可以「平安歸來」,回到原來所屬之地的神社。

宮城有加認為,神社對台灣人而言較有宗教意涵,但對她而言,是很日常的地方,於是希望能把休憩的概念放入作品,讓神社不只是專屬神明的場域。

宮城有加爬梳鹿港歷史時,發現鹿港過去曾是台灣貿易重鎮,有很多國家的商船遠道而來,除了運送物資與舶來品,在商船上的貨櫃之間,總有小動物,如青蛙、壁虎、老鼠等,躲藏在夾縫中,從牠們的母國一起搭船來到鹿港,《蛙港神社》便是為這些一起被運送過來的小動物而建,祈求牠們可以平安地坐船,再回到自己的母國去。

《蛙港神社》鳥居採用越來越低的量體,讓人往前走,腰會越彎越低,最終將視線會落到小神社上。

小神社以陶燒製,作工精細,收攏了許多鹿港當地風采,可看到鹿港代表糕點「鳳眼糕」的裝飾,神社上緣原應雕魚,但宮城有加以鹿港海產「蝦猴」取代,且內部兩隻青蛙,上方繪有螃蟹,靈感來自她參觀鹿港的廟宇中印象最深刻的「田都元帥」廟。世人流傳,田都元帥為棄嬰,受螃蟹吐沫餵養才得以維持生命,所以其神像的臉上常繪有一隻螃蟹,宮城有加特別以此象徵田都元帥。小神社前的珠簾,則取自媽祖意象。

《蛙港神社》以陶燒製,歷時4個月的時間製作,入口兩隻壁虎,為藝術家創作中常出現的元素。

穿街走巷 尋訪藝術創作

◆路瓦里維拉(Lua Rivera)《水神》

墨西哥藝術家路瓦里維拉(Lua Rivera)與在地織品工廠合作,使用工廠織品剩料,秉持永續環保的概念,於河岸邊創造織品飄逸、流動的狀態,詮釋「水神」做為生命和諧的守護者角色。她認為,墨西哥與台灣的傳說有許多相似之處,也擁有如農曆的曆法,於是她藉傳說中「水神」代表智慧、知識的流動等隱喻,以擅長使用的織品媒材打造此作。

路瓦里維拉(Lua Rivera)《水神》

◆吳芊頤《窗景詩-鹿仔港》

藝術家吳芊頤透過當地民眾對自己家鄉的想像,將彰化鹿港的特色意象融入作品,彷彿從窗景看到清代前期「鹿港飛帆」景象,與此地原為港灣的熱鬧風貌。

吳芊頤《窗景詩-鹿仔港》

◆成若涵《鹿港,好!》

鹿港龍山寺前,成若涵以「聖筊」意象所創造的金屬雕刻作品,收攏了人們容易忽略的廟宇建築、鹿港在地珍貴圖騰密碼。她也帶領鹿港國中美術班的同學共創,打造互動的籤筒,民眾在抽籤之外可了解圖騰意涵,是非典型的龍山寺美學與建築典故導覽。

成若涵《鹿港,好!》

◆考工記工作室《魯班月》

由藝術家范承宗以千年歷史的三軸組合積木「魯班鎖」為創作基礎,透過數位參數化建模軟體進行運算,產生外圍密集至中央逐漸空透且由實漸變到虛的圓形立體雕塑,入夜後它將亮起溫暖的光線,成為鹿港老街牆上一輪圓滿傳統工藝智慧與現代數位科技的明月。

考工記工作室《魯班月》

◆王振瑋《湧流》

以傳統建築屋瓦下的輔助材料「瓦押條」抽離變身成為創作材料的媒材應用。作品的姿態意喻青創基地的產生,為鹿港這傳統場域再次注入了活水,各種創意紛飛,直撲而來。

王振瑋《湧流》

◆黑川互動媒體藝術《無限陣列》

藝術家胡縉祥來到鹿港,發現這裡的步調舒心、緩慢,於是為觀者創造一個安靜、可自我對話場域,透過數位信號打造的作品,藉由互動、視覺、音樂性,帶領觀者回到過往的鹿港時光。作品白天隨著機器的搖擺搭配光影,如同回到百年前的灣岸邊;晚上將搭配燈光成為炫目音樂,重現舊時岸邊工人們歡唱的場景。

黑川互動媒體藝術《無限陣列》

◆禹禹藝術工作室《合十》

團隊以合十手勢做為發想,融入鹿港傳承百年的手工曬麵意象,讓「傳承」成為這塊土地的能量,並將人們雙掌合十向媽祖祈求的虔誠之心,伴隨著光影綻放渲染在土地上。

禹禹藝術工作室《合十》

「彰開藝境-2022彰化走讀藝術節」小檔案

◆主辦單位:彰化縣政府

◆日期:即日起至7月24日

◆內容:裝置藝術展、藝術工作坊、表演藝術、人文小旅行,並於7月16日、17日於鹿港體育場分別舉辦建縣三百年音樂會(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朱宗慶《擊樂風潮》×沃旭永續音樂會

◆官網:https://www.bocach.gov.tw/cdaf/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