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偉棠
今年米蘭.昆德拉逝世時,有人慨歎諾貝爾文學獎錯過了它重拾「偉大」二字的機會。諾獎委員會堅決不理睬米蘭.昆德拉,這不是它第一次辜負眾望,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假如過去的一百餘年,有五十個堪稱偉大的作家存在的話,那麼至少有百分之八十都被諾貝爾文學獎繞開了。當然,「偉大文學」如何定義見仁見智,再說諾貝爾文學獎也並沒說自己的選擇標準是「偉大」,偉大云云,不過是普通讀者尤其是東方普通讀者對諾貝爾文學獎的一廂情願。
1895年,炸藥的發明者諾貝爾訂立遺囑,以他的發明獲利所得建立諾貝爾獎,頒給前一年對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這一獎項的設立包含有贖罪的因素:因為諾貝爾先生最初沒想到自己為建築用途發明的炸藥會導致那麼多人死亡。所以在諾貝爾獎最初的五類獎項裡,就包含了和科技無關的文學獎與和平獎。其中文學獎的頒發標準是「表彰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有理想主義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作家」,其中,「理想主義」是關鍵詞,恰恰是表面上看來最無用處的文學,能夠在心靈上為諾貝爾先生贖罪――因為理想主義的對立面是虛無主義,而毀滅人類文明的戰爭,就是虛無主義的最具體寄主。
我們的讀者常常搞混了諾貝爾文學獎與和平獎,因為對前者有文以載道的期待。兩者在理想主義這點上應該同歸,而殊途的是:後者期望著成功,前者卻毫不在乎失敗。文學的純粹、非功利性的美是超越現實人類爭奪之醜態的,它超越國族、人種和階級的分歧,從屬於整體的人類精神,因此它才是真正的和平獎。
鑑於這一理想主義精神,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者不一定局限於文學家,比如1927年獲獎的是哲學家柏格森,頒獎理由是「因為他那豐富的且充滿生命力的思想,以及所表現出來的光輝燦爛的技巧」。1950年哲學家羅素獲獎,理由是「表彰他所寫的捍衛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種多樣意義重大的作品」。這種大格局的胸襟也是諾貝爾文學獎有別於其他文學獎的,因此文學始終是諾貝爾獎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項。
不過,這個「理想主義」的初衷倒是愈來愈被諾貝爾文學獎忘記。回看一百一十九名獲獎者之中,在授獎詞裡提及「理想主義」和「理想」的只有九位,多數集中在頭二、三十年,第一位也是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詩人普魯東,「他的詩歌作品是高尚的理想主義、完美的藝術的代表,並且罕有地結合了心靈與智慧。」最後一位被提及就是上述的羅素。二戰後的世界,奧斯威辛的存在嘲弄著詩的「能」,文學更走向從「不可能」、「虛無」中挖掘「無意義」之意義,老諾貝爾的理想主義必須更新――甚至被揚棄。
在這個「進步」的想法刺激下,二戰後二十年間諾貝爾文學獎交出的名單應該是最有含金量的:赫塞、紀德、艾略特、福克納、羅素、莫里亞克、邱吉爾、海明威、卡繆、帕斯捷爾納克、史坦貝克、沙特、蕭洛霍夫……其後一直到上個世紀末,依然不乏無可厚非的大家:川端康成、聶魯達、蒙塔萊、米沃什、馬奎斯、布洛斯基、帕斯、希尼、薩拉馬戈……也可以說是這串名單才真正建立起諾貝爾文學獎的「偉大」感,多少彌補了里爾克、卡夫卡、普魯斯特、喬伊斯、波赫士、史蒂文斯這些巨頭都沒有得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的「罪咎」。
21世紀的第一位得主高行健倒不是第一個遭受質疑的作家――因為他離讀者心目中「偉大」稍有距離,也不見得是理想主義者。在高行健之後,愈來愈多看起來是「次選」的傑出作家獲獎,當中其實不乏因為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慧眼而讓普通讀者眼前一亮的,比如柯慈、帕慕克、朵卡萩等都是獲獎後變成全球共認的文豪;還有曾經輝煌然後獎項姍姍來遲而重獲關注的,如萊辛、略薩、漢德克。不過毋庸諱言,有幾位距離「次選」也有距離的作家,引起不少非議,像過去三年的三位就是,在我的閱讀光譜中,起碼有一百名在世作家的才華與成就可以取代這三位。只能說,這彰顯了委員會做為精英讀者俱樂部的孤芳自賞,「不會給繆斯的冠冕增添一分光采」(借沒有得過諾貝爾獎的大詩人龐德的詩句)。
而今年開獎:挪威劇作家庸.佛瑟,倒是很合理地跟上了諾貝爾文學獎不遺忘傑出劇作家的傳統:從梅特林克、蕭伯納、貝克特到品特、漢德克,相當輝煌,甚至比小說家的名單更有說服力。同時,這是挪威的第四個獲獎者、北歐的第十六個,他們自有自己的品味,你要麼跟上要麼放棄吧,瑞典不為全世界的心靈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