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兩性異言堂】〈婚姻幸福學〉冷漠疏離 讓愛更受傷

2018/03/11 06:00

(圖/喬安娜)

文/諮商心理師 張璇

以前,邱先生要做甚麼或買甚麼,都會先以通訊軟體或電話問問邱太太意見,現在則是獨斷獨行,凡事都是自己說了算,日常互動也少有交集。一起吃飯早已不會看著對方,大部分的對話內容都只是生活話題,就寢時間的差隔也愈來愈大。

「這不是我想過的生活。他的冷漠和遇事不願商量讓我很難受,但不想這樣又能如何呢?」邱太太感到既受傷又困惑,剛開始以為是他太累了所以耍懶,或只是吵完架冷戰個幾天,後來即使沒甚麼吵架,邱先生也依然刻意拉開距離。「軟的硬的,好說歹說都試過了,一點都發生不了作用。」邱太太愈想談、眼神愈哀怨,邱先生的表情就愈淡漠,愈不接觸、不說話、簡訊已讀不回。

刻意疏離以求安寧 卻讓關係更焦慮

諸如此類「一追一逃(追討者─距離者)模式」的怨偶劇碼,大家應該都很熟悉。「追討者」總是不斷抱怨缺乏連結,「距離者」則儘可能躲避連結,不斷逃開或防衛。若不是「追討者」因為寂寞和缺乏安全感出現了更多明顯的痛苦反應(或生理症狀),「距離者」多半都認為自己選擇「疏離」的舉動對關係是利大於弊的。

「不是刻意要傷害她(他),也不是為了處罰她(他)不該有那麼多要求,只是想避免不愉快的氣氛。這樣做,我們的情緒都不會失控,生活也可以多一點平靜和安寧。」常有個案這麼說,但他們忽略了長期的情感疏離所製造的焦慮,往往遠大於所減輕的焦慮。預防重於治療,為了避免讓夫妻關係陷入癱瘓,以下三點提供給長久受困於冷漠疏離的夫妻們參考。

〈技巧1〉冷處理和冷漠以對意涵大不同

「疏離」的關係模式屢見不鮮,似乎因為它容易與「給對方空間」混為一談。我認同間歇性的疏離或少量的獨處具有調節關係的作用,也同意伴侶們大吵時,彼此先冷靜一會兒,的確比當下恣意宣洩感受和口無遮攔飆罵更能減輕傷害。

但「冷靜面對衝突」和「冷漠疏離」的心態截然不同,前者是為了避免陷入激烈衝突或情緒失控,而先各自冷靜,但不是忽視問題的存在或抗拒情感連結;後者既消極又傷人,不僅可能激怒對方、觸發情緒化反應,也常使互動變得表面,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累積更多負面情緒。

愛的表達方式有許多種,「情感疏離」的呈現也極富多樣性。最常見的是「相應不理」或「不願花時間共同行動」。若經常性地沉默或過於投入工作和個人興趣變成了常態,便可能從情緒疏離衍伸發展為「情緒切割(Cut Off)」。不論是過於疏離或切割,都將使雙方鴻溝更深,一旦變成了切割,隊友關係便等同於解散。

〈技巧2〉試著自我探索慣性疏離的根源

「距離者」的關係依附類型通常是「逃避型」,和原生家庭成員的關係,通常也是疏離的。如果在婚姻關係中已變成了「距離者」,但願意為了關係的維續做些改變,可能要先看清造成自己「慣性疏離」的焦慮根源是甚麼?若更能以家庭系統觀的角度覺察自己面對情緒緊繃時的反應模式,與伴侶親密的能力往往會大有改善。

所謂「系統觀的角度」,不僅是覺察自己的關係模式是不是依循原生家庭中的親子經驗?或是複製了父母處理的衝突模式?也包括想一想:當自己面對讓自己情緒緊繃的同事或友人時,是不是也會刻意拉開情感距離?

換句話說,面對溝通不良或關係壓力時所出現的疏離反應,可能是一種習慣性的人際模式,透過對自己處理人際衝突有更多的觀察和理解,可將自己在歷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看得更客觀和清晰。

〈技巧3〉練習在壓力焦慮情境中保持冷靜

「家」是講「情」的地方,為了保有個體性,需要「設立界線」,但若「太過劃清界線」、太強調自由/自主空間而對另一半總是冷淡以對,婚姻便顯得空洞。家族治療學者多半支持一個人若能與原生家庭成員有更良好、健康的溝通,對伴侶關係障礙的修通也會有莫大的益處。

無論面對父母或另一半,想保有自我或害怕關係太緊密,不一定要選擇疏離或築牆的方式,更何況,伴侶關係是對等的,不需要一煩就逃,除了疏遠或只作表淺的互動,或許還有其他的做法可選擇。

試著更能在焦慮、壓力的情境中保持冷靜,堅定自己的立場,不捲入伴侶的情緒,也不與伴侶疏遠,關係的僵局便可能逐漸被打破。這過程有一定的難度,但多一些客觀觀察和反思,持續練習由「迴避衝突」走向多一點有意義的交流和連結,就能為關係帶來改變和轉化的契機。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