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張亦絢/不能看的「台灣聖山」: 關於非物質性的鏡面反照

2020/03/01 05:30

「台灣聖山」搭建了一個觀景台,這個觀景台面向牆壁,觀眾只能觀看觀景台上的照片。(汪正翔/提供)

◎張亦絢

「台灣聖山」遠看是一個貨櫃屋,貨櫃屋上面有一個車子,但是其實跟這個作品沒有關係。可是看的人會把它們聯繫在一起。(汪正翔/提供)

我一開始是抱著胡鬧的心情去看「台灣聖山」,因為在一個訪談中,作者汪正翔說了一句話:「觀景台看它自己。」我當下在心中回嘴,可好了:觀景台看它自己,小火鍋吃它自己,皮卡丘電它自己。去之前想了很多關於看的理論,都沒派上用場。展在台灣當代館的戶外,坦白說,沒有太多「可以看的東西」。為了展現我的藝術熱忱,我把結在兩邊柱子的黃布條都拆下來看,裡面的話語有趣是有趣,可是對於在美術館尋找體驗或感受來說,這樣玩,也難玩到很盡興的程度。

數天後,我想整理我當天對於這個作品的心得速寫:「語意太明確完整,一切都扣得太緊了。」――我不禁問自己,感覺到的明確完整,到底說了什麼?我這才發現,這個作品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它是一個「不能看的作品」。先從我一開始有點失望看到的黃色小汽車說起――因為這不是第一次看到作品把汽車堵在它不應該在的地方,所以,我直接的反應就是,啊,汽車又來了。不過,當我想要為自己重建這個作品時,我發現站在塞了觀景台的貨櫃之上的小汽車,反而像是解析夢境的最佳入口。

拆開來看,「台灣聖山」有三個部分:小汽車,貨櫃箱與觀景台。

它們互相糾纏對方使其難脫身,並破壞了其本身預定的功能,既錯位又三位一體。小汽車沒有路面不能跑,貨櫃箱沒有封口不算裝好,觀景台呢――也實在太狠了,直接面對貨櫃箱的壁,要說它沒視野似乎還說得輕了,它可說是沒空間的黑暗――乾脆說它沒光線好了。總之就是沒沒沒。

如果把作品也當成某種(聖)山來看,山峰就是不跑的小汽車,山壁就是被鑿出一面入口的貨櫃,而觀景台呢,多少讓我想到那些自動關進山洞的修行人――觀景台被擬人化並沒有那麼搞笑,應該被視做存在一個反向的模擬,不是觀景台宛如人(會看它自己),而是人本身成為反觀景台的觀景台(或存在):如果你看觀景台不看景,你本就是個反觀景台。而在這個作品中,可以說是作者強迫你,也可以說是它提供的(思考)環境條件。你若看,必反叛,反叛何物?反叛觀景台。所以你可以看也不看走出去,也可以「看」剛才提到的沒沒沒。

大費周章之後,深林人不知,唯一「明月來相照」的,就是「觀景台」關於「台灣聖山」的布置,包括不長的文字與若干「風景照」。文字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調性。前半文字,不管語意多節制,但包括了「二二八受難者」與「台灣建國」等字樣,自不可能給人太平淡的感覺――比對上頭與南投台灣聖山園區的介紹文字,引號中的文字,是原封不動的忠實抄錄。但後一、兩句到結語「我從沒有去過那裡」,卻是一個強烈的(反)高潮。「我」有幾種讀法,可以是虛構也可以是真實的,可以是作者現身發言,也可是另一種沒有引號的引用――讓觀景台引用並包含了「未/不」抵達者。

很好玩的是,傳統的觀景台對抵達者的感情而言,往往有多此一舉的效果,我已身在景中,何須導覽?除非景色太過飄渺或深奧,我相信,很少有人字斟句酌地讀觀景台上的文字。但在「台灣聖山」裡,觀景台卻相反地取得矛盾的重要性:因為進入者,處於雙重的遠方,第一遠,遠在舉目非但沒有主題風景,也沒有任何足以寄情的景觀,這是官能與物理的遠;第二遠,歸功於反典型的介紹尾句,使其遠在情調上,或許稱其心理遠,因為不具清楚的指向性,姑且比喻做一個不斷旋轉的指南針好了――於是乎,在汪正翔版的「台灣聖山」裡,並置了同時指向過去(二二八)、未來(獨立建國)兩個箭號以及中空的現在――會引起爭議或困惑的,就在這中空所構成的霧/誤/(可)惡點。

譬喻來說,這裡(多出)的指印也就是(多)餘印,究竟代表了捺指為約?不小心(或刻意)弄髒?或是註記強調?這也很有趣地,令人想起台灣獨立或本土化始終背負如緊箍咒的包袱,時而被念不可太親密,時而被念不可太發燙,也時而被念「可做不可說,或可說但又不可太強調」。對於以上三種咒,或許有人是處於念咒方――在最好的狀況裡,以為是消災祈福;有人嘗試破解,可能不時大喝三聲之類,希望解咒。當然也有人處在兩者之間,未知歸屬。

前面提到(無實效的)箭頭與指南針,「指令」這個字眼便浮出。但這與小野洋子的指令藝術的旨趣並不同。因為所指被有意取消或說移除了,「指令」成為純粹的存在。對指令內容是嘲諷,禮讚或是反感,並沒有「不證自明」地存在作品自身當中。外於作品,「指令」在現實中,儘管我們都期待駕駛時或操作電腦時,指令都完美無誤,但這只是理想――指令除了做為行動的依據或準則,「指令的指令性」也有必要被讀取。如果指令的指令性失讀,指令就會淪為裝飾或噪音。

鏡面反照在這個作品中,不是物質性的,而是「退而求其不次」地,成為思維性的鏡面反照。它的作用也非「照好看的」,而是帶有解/重構「指令性」的效果。因此,要說「台灣聖山」是「觀景台看它自己」是說得通的,它是一個「不能看的作品」,這有多大程度是「反展示」(包括美術運動裡的反美術館化,如丁格力等所嘗試),是另一豐富的向度。但就算不就此做深入討論,單以作品手法中的三物互相攻陷而達至思惟鏡照的表現方式,也很有意思:給「台灣聖山」一面鏡子,不見得美化或醜化它,也不會令所照物消失不見,但也許可以找到一些,不一樣的端詳法。●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