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再讀.張愛玲】凌性傑/文體與風格的創造 - 再讀《流言》

2020/09/30 05:30

◎凌性傑

◎凌性傑

我喜歡張愛玲的散文勝過她的小說,她散文裡那種有話要說的姿態,一方面有真心,一方面有修飾。經過修飾的真心話,加上特別的構句、斷句方式,讓張愛玲的散文成為辨識度奇高的品牌。許多人寫了一輩子,都無法具備這樣的開創性。張愛玲極年輕的時候已經把散文語言鍛鍊得出神入化,好像沒什麼東西形容不出來,這真讓其他努力寫散文的人不知該如何自處。

創作者通常厭惡他人的負評或差評,然而只要一發表、受人矚目,遭到批評是在所難免的。批評者的善意與惡意,騙不了自己,也騙不了同行。只是,創作者對此難免很受傷。《流言》有一篇〈自己的文章〉,即是在為自己的作品進行辯護。張愛玲認為文學理論出在文學作品之後,先有作品再有理論,向來如此。她提出「參差的對照」的創作手法,喜歡蒼涼勝於悲壯,「只求自己能寫得真實些」。或許這就是她跟魯迅本質上的不同吧。

跟人打筆戰都這麼優雅,徐徐圖之,大概只有張愛玲做得到。然而,她也自知刻意做作需要改掉一點,大概是珍惜評論者的善意吧。好好說話,有一番氣派,是張愛玲散文最讓我喜歡的地方。再讀《流言》,深深覺得哀傷,在我們這樣的時代,優雅已經愈來愈少,有樣子的人也愈來愈少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