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全球觀測站〉疫情之下 媽媽最累

2021/07/23 05:30

圖/豆寶

文/歐洲特約記者胡蕙寧

新冠疫情燒滾不停,增加了全球各家庭的龐大負擔,其中母親的多重角色尤受考驗。

在英國的一份調查中顯示,不少女性認為兩性平等在疫情下被連帶犧牲,半數受訪人擔心女性不管在家庭、工作與社會地位都因此倒退,「病毒之下男女不等」將長久以來的努力拉回到上世紀的70年代。

即使母親就職的比例相較於70年代高,英國父親比過往更分擔了些家務,但是兩性之間的落差還是頗大。

〈疫情下現形〉家務分攤 男女不平等

英國母親網(Mumsnet)日前一份調查顯示,疫情鎖國期間有高達7成的受訪母親獨力全撐或擔任絕大部分的在家教學任務,四分之三的女性表示撐起孩童家教是為了讓同居男伴可以專心不受打擾地在家工作。五分之一的在職母親表示,她們必須減少工時來照顧孩子。多於三分之一的母親說她們的職業因此受到影響,好讓伴侶的職業不受影響。

這份問卷顯示鎖國期間,除了負責在家給孩子上課外,英國家務也多落在女性身上,73%的洗衣、62%的購物跟61%清潔打掃都由家中的母親或女性負責。男伴或父親較樂於分擔的家務是給孩子洗澡跟準備就寢、照顧寵物跟出門倒垃圾。很顯然一場疫情三度鎖國,加重了英國母親的負擔,又再度拉開兩性平等的距離,大幅降低了社會連年搭築起來的女性經濟實力。

一位在職母親因為丈夫無法居家上班,她被迫留在屋子裡一邊帶孩子上課、進食加娛樂,一邊工作地忙到焦頭爛額,覺得這輩子從沒有任何時刻像當時那樣地討厭當個女人。一位女老師也在受訪中抱怨,要當全職媽、全職員工、全職線上跟家裡教學,四份全職讓她幾乎身心崩潰到無法做好任何一個職位,感到疲憊又歉疚。

但是該調查也顯示出疫情鎖國並非毫無優點,63%的受訪人認為家庭親子關係因此更為親近。69%說挺開心她們的伴侶終於花上較多的時間給孩子。43%表示丈夫或男伴比過去更了解到如何照顧家小及其重要性。24%的女性受訪者表示伴侶比過往更願意分擔家務。

圖/豆寶

〈累到抓狂〉身兼數職 母親壓力大

疫情顯現兩性不平的憂慮,在去年就引起全球性的關注,波斯頓諮詢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曾對美、英、法、德、義5國父母進行調查顯示,家務、育兒和教育全面耗時下還要兼顧上班,這等於讓人同時間上了好幾個全職班。多項研究都顯示,女性在疫情中增加家務勞動的時間比男性多很多,使過去已存在的常態更加重負擔。

鎖國期間的家庭混亂更是各家常態,尤其是家有一個以上的小孩。因為課程各不同卻被迫要在同一個屋簷下上課,爭吵、尖叫、化解糾紛、催促進度、寫交作業,同時又要照顧飲食等。女性因新冠疫情過勞,讓更多人產生焦慮或憂鬱情緒,精神性患者也因此倍增。

英國多數母親跟女性因為疫情而承壓過重,為紓解心中怨氣,多個慈善機構都開闢疫情專線給母親留言紓壓。許多匿名留言顯示已處在崩潰邊緣,感到無助害怕又遙無盡頭地必須自己24小時面對所有負擔。

專門協助懷孕女性與母親的英國「懷孕而無助(Pregnant Then Screwed)」慈善機構公布,這段期間最常出現的問題是如何面對帳單、如何單親照顧幼兒、如何在家一邊工作又一邊給孩子上遠距教學,多數表示她們真的無法獨力承擔這麼多而需要援助。

不少社會學家認為英國政府對於這方面的輔助力道不足,從托兒系統到雇主易於解雇女性,都不利於增進女性在職場的地位,要求未來雇主出現大規模解雇時,應公布兩性數據外,最大的問題還在每次針對兩性議題的政策都幾乎全由男性來討論跟定案,批評難怪英國的兩性平等進步維艱。

〈後疫情時代〉憂慮未來 改變生活價值觀

新冠疫情的險峻因變種病毒繁生,而無法因疫苗的施打而減低,很多家長在現有的壓力下,還有對不確定未來的恐懼。

家有確診就必須全家隔離,或是接近確診者而必須回家隔離的孩子太小,家長沒法讓他們獨自在家,於是所有的原安排都要更改調度,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連帶性讓家長叫苦連天。

最經常出現的恐懼尤其是難以規畫未來,萬一家裡出現重症成員怎麼辦?老是專注於遠距上班的另一半,在自己生病時有辦法照顧全家嗎?有些人將憂慮轉化為實際行動,認為對抗病毒除了疫苗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身體健康,邋遢休閒的外貌在這段時間被高度接受,吃得營養、找時間運動才是重要生活指標。

除了健康意識上升外,目前最讓所有人思念的是人與人之間的肌膚接觸。這場世紀病毒強硬拉開人類彼此的距離,為怕感染,不准擁抱、親頰、甚至握手,連葬禮去見親友的最後一面都不准,視訊跟兩尺以上的距離成為確保彼此的安全顧慮。不少英國友人都表示比以往更思念親族相聚,懷念可以面對面把酒言歡的社交生活。一場疫情已更動了許多過去的價值觀,包括家庭價值與自我價值在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