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親子會客室】培養同理心 更貼心

2024/05/01 05:30

圖/達志影像

文/蕭福松

校園裡,一群小朋友在老師和護士阿姨指導下,有的繫上籃球模仿孕婦大腹便便;有的戴上眼罩模擬視障者摸索走路;有的模仿阿公阿嬤拄杖步履蹣跚;有的坐輪椅體會不便行動……這是「將心比心」的體驗活動。

小朋友經由課程設計,去感受媽媽懷孕的辛苦,了解盲者、年長者行動的艱難,體會腳受傷不良於行的無奈心情。這種「化身當事人」的體驗課程,讓小朋友「感同身受」,假使他是當事人,會是怎番心境?希望別人怎麼對待?

「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感同身受」,講的都是同一件事,就是要有「同理心」。人有了同理心,就會多一分體諒、包容,不會只想到自己的利益,也會顧及到對方的立場,就是透過理解力與想像力,促進溝通了解避免誤會。

大人小孩都喜歡看電影,因為在觀賞過程中,可融入情境,感受主角所經歷的種種心路歷程,不管是快樂事、傷心事、痛苦事或驚恐。這種經由「角色互換」、「易位思考」的學習,能教導小朋友識別、理解對方的感覺情緒,不致產生誤解或歧視,也因理解體諒,產生同情心、同理心。

一位媽媽帶著念幼兒園大班的女兒逛街,女兒看到被汽車撞死的小貓,跟媽媽說:「媽咪,小貓咪好可憐哦!」媽媽說:「那我們把牠埋了好嗎?」小女孩點點頭。於是母女倆合力用報紙包裹住貓屍,放進塑膠袋,在空地挖洞埋了。

當女兒說出「小貓咪好可憐」時,媽媽知道女兒有愛心,那是與生俱來的善心、惻隱之心,必須讓這「愛心」的種子在小孩的心中滋長。如果置之不理,小孩就無從理解什麼是「生命教育」、「關懷動物」、「愛屋及烏」。

教室裡,一位調皮男生正在戲弄肢障生,老師見狀,找來調皮男生問:「你覺得他能不能像你一樣蹦蹦跳跳?」小男生望了一眼肢障生,搖頭說:「不行。」老師又問:「假如你跟他一樣,需要靠助行器走路,你會怎樣?」小男生囁囁嚅嚅:「我不想跟他一樣。」

老師說:「你不想跟他一樣,但有人欺負你、戲弄你,你心裡做何感想?」小男生低聲說:「老師,我錯了。」

小孩犯錯,很多時候是出於無知或好玩,並沒有考慮被欺負、戲弄者心情。老師如果沒有及時阻止,並給予機會教育的話,其他同學將有樣學樣,霸凌行為就會出現,教導尊重、互助、友愛,正是培養友誼的開始。

教導孩子要有「同理心」,是希望在友善的認知基礎上,尊重、善待每一個人,不要有歧視、差別心,更不能有暴力行為。大人尤其要以身作則,不口出惡言、穢言,不動輒嗆聲、亮球棒,這或許是家長防制校園霸凌的基本教育。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