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劉書甫/老是坐吧台

2022/04/19 05:30

圖◎吳怡欣

◎劉書甫 圖◎吳怡欣

誰是吧台派?

我愛坐吧台。酒吧的吧台,咖啡館的吧台,愛玉攤的吧台,燒烤店的吧台,洋食屋的吧台。

吧台,早已不限於酒吧空間所獨有。上咖啡館,有吧台前的座位;吃日本料理,板前的座位也是吧台;吃小火鍋,常見高高的U形吧台;吃迴轉壽司,面對迴轉台的雙人並排座位區,也被稱做吧台;甚至路邊小吃攤車前,擺了三兩個板凳,那對著湯鍋的「攤頭座」,自然也算是吧台。

總之,主要面對備餐者,而與其他食客並肩的座位形態,皆可泛稱「吧台」。不管是一字吧台、ㄈ形吧台、L形吧台,還是U形吧台,我見了吧台就想入座。

比起坐吧台,有的人更愛包廂,愛包廂的私密感,專屬感,躲起來跟自己人嗨。我是吧台派,即便朋友訂好了包廂,我包包丟著,又跑去找吧台。

桌子讓人圍坐,在視覺上形成特定領域,圍坐的本質就帶著半封閉性,一旦坐下,你就進入一道無形的門,分別了圈內和圈外,同桌的人與不同桌的人。你到別人那桌去,總要說一聲「不好意思」,像按一聲電鈴,大家中斷正在進行的吃喝,抬頭看你。

難怪有的人不喜歡併桌,寧可多等,也不願意併桌。不願併桌的人,大概也偏愛包廂。

相對的,坐上吧台的人,基本上都坐同一桌。吧台的英文――Bar,本意就是「一條橫木」,只區隔遞酒給人喝的人和取酒過來喝的人,大家靠在同一根橫木上,享用自己的那一杯飲料。吧台的線性與半開放性,讓每一個坐在吧台的人都是各自獨立的個體,但僅僅靠著將頭部或身體向左轉或向右轉,就能簡單自由地進出於「內」與「外」。

人的特質由此可見一斑。坐吧台的人歡迎機緣,擁抱意外,隨時準備社交,需要時又能馬上回身與自己人低頭深談,進入私密的頻道。這就是吧台,收放自如。

充滿魅力的位置

我與吧台的初戀在京都。

有一年秋季旅遊日本京都,住河原町一帶旅店。早晨走出位於寺町通り的旅店,馬上注意到對面有一間小咖啡館,黑色的窗格,裡面正透露出溫暖的黃色調,隱約看見店內一座ㄈ形吧台,和吧台內低頭作業的身形。店外的小立招寫著「Syphone coffee」。我和旅伴皆被那充滿魅力的光景吸引。

年輕時的旅行方式還不像現在這樣但求舒鬆、隨性,出門總會排定行程,按時推進。這間眼前的咖啡店不在我們原訂的計畫行程內,但眼前的光景使我們當下決定推門進去這間社區型的可愛小店。

黑格窗前的檯面和牆邊一柱格櫃疊放著雜誌供人取閱,牆面有木衣架可吊掛大衣。方正小巧的店內,僅一座ㄈ形吧台,先後入店的客人(皆是獨自一人),間隔著彼此,環此吧台而坐,展報閱讀,或偶爾與白著髮的店主人講兩句話,店內一派安靜祥和。牛皮黃的牆面,深色木紋的吧台,黑色皮墊的吧台椅;三座Syphone壺在右,兩座電磁爐在左,洗滌槽與一切杯盤用具盡收吧台下,店主隨手取用。進店時沒注意店名,我拿了一個店家的火柴盒,上面分別用日文、梵文和英文寫了「MAHAYANA」。以ㄈ形吧台為中心的溫暖祥和之咖啡小店,年長的先生正拿著攪拌棒在虹吸壺前煮著咖啡,這畫面就此烙進我的心中,固定下來,成為年輕時的自己,一種冥冥的嚮往。

看到這樣的吧台,我會問自己,比較想當站在吧台內的人,還是坐在吧台外的人。

坐吧台的人,能進行享受悠閒的時光,是被服務的顧客。而我也享受擔任站在吧台內的那個人,他不但負責製作美味的咖啡和食物,滿足來到店裡的客人,為他們創造美好的體驗,他同時是這座舞台的中心,帶著表演的性質。然表演不是他的主要工作,低調地不彰顯自己地端出令人安心的美味咖啡才是。負責調飲的吧台手,不論是在咖啡館或是酒吧的吧台,為吧台另一側的人製作並端上一杯飲品,讓他在心中發出「啊,真好喝」的讚歎。這樣一種兼具自我表現與服務他人的意義,是為了創造美好體驗而存在的工作。

原來,吧台的魅力對我而言,不單純只是身為一個享受坐吧台的顧客,更是欣賞身為吧台手的那份創造魅力的技藝。人生,也應該站在一個最能展現自己的魅力,並為他人創造美好的位置。

獨食悅己的要訣

老靈魂出入自得,不避孤獨,甚至對孤獨求之不得。因此,熱愛孤獨的老靈魂有很大的機會單獨吃飯。而在外頭單獨吃飯,有很大的機會能坐到「吧台」。

我過去遇過有人抗拒一個人在外面單獨吃飯的,「也太孤單了吧。」他說。事實上,「內向者」始終存在,總是獨自遊牧於都市之中,尋找像「吧台」這樣的角落。更何況高度個體化的都會,一個人去咖啡館、一個人吃飯是再普通不過的事。一人生活,獨食悅己,一種自在快活的價值觀。甚至從店家端的服務形式上,也出現一人燒肉、一人fine dining這種讓一個人也能享受原本屬於多人共享之餐飲體驗的個人經濟模式。

社會邁向「一人經濟」時代,也許吧台將愈來愈普遍,也許中間有區隔的個人座位也將提升占比。但獨食的自在感並不單純來自於「區隔」,而是來自於「隱私感」的成立。隱私感之成立,並不一定僅是物理空間上的隱蔽,事實上,吧台是完全沒有隱蔽的。坐吧台,也能有一種完全不被打擾的感覺,原來隱私感的成立,更主要的是心理層面的成立。有經驗的吧台手,會察言觀色,收斂自己的服務,給予不想被打擾的客人適度的空間,也會避免太過熱心地與鄰座的客人互動。

而坐在吧台的獨身人,彼此保持著臨近的距離,除非刻意,並不會和對方互動。但你們之間擁有某種共同點――同樣享受此刻的空間和此地的飲食。就是這樣的共同點聯繫著你和身邊的陌生人,你們是互不相識的伙伴,提供彼此無語的陪伴。當你在吧台遇見同樣獨食的人,便能感受到這微妙的魅力。既獨立不受干擾,又有同伴左右同在的安心感。

看那些真正享受獨食的人,往往能看出他那股頗能享受生活的格調。

只是進食填飽肚子之吃,如在路邊攤唏哩呼嚕地吃麵、扒滷肉飯,不管是不是單獨一人,並不引人側目。如果是帶有一點點非必須的奢侈之吃――如你見一人獨自於台中「法森小館」專心切食爐烤小羔羊排、或見一人獨自於高雄「錦杯吧」吃雞肝義大利麵,不時輕舉紅酒啜飲――多半會觀察他幾眼。

一個人單獨吃飯,最能看出他是一個如何自處的人。一邊吃飯一邊拿著手機猛看,大概是生活中經常會「嫌無聊」的那種人;若店內有報紙,則正式用餐前取報泛覽,頗能製造一股悠哉感;寫《居酒屋全圖解》的小寺賢一認為最佳的酒友,是輕鬆的文庫本散文或體育報;有的店內會播放球賽或賽馬,也是予人消磨時間之一種。但這類日常賽事氣氛相對平穩冗長,很容易看成一副百無聊賴的感覺。我個人認為相撲比賽最有氣氛,兩座如山大漢拚力,短時間內即有勝負高潮,又不致觀賽情緒高昂,與陌生人一起看,不時小聲地同聲驚呼,最有興味。

吧台,獨處與深談的好所在

一片桌板,提供單人就座的吧台,設計之初原有省空間之目的。一個人入店坐吧台,也為了把桌位留給兩人以上的來客。一個人坐吧台,有時候也帶著暗示性,如同男士刻意擦的香水,或平常習慣紮起頭髮的女士不忘放下的長髮。搭訕別人與被人搭訕的場景多半發生在吧台。

除了適合獨處,吧台也是親切深談的好所在。

如果你有三個人以上坐吧台交談的經驗,大抵會同意我的意見:與友伴坐吧台,限兩人。三個人以上放在同一條直線上交談,實在太不方便,這是基本的人際關係物理學。

兩個人坐吧台,則通常表示不介意彼此靠近,他們要嘛太熟,要嘛不介意進一步變熟。吧台使兩人並肩而坐,交談時必須稍微側著身,而非用那對為狩獵而生,長在頭部前方的雙眼直視對方的正面。像這樣與身邊的人身體面對同一個方向而坐,不管交談的內容是什麼,都會有一種同伴的感覺。一旦對話愈專注,話題進入更深入、更嚴肅私密的階段,兩個人的身體就愈平行,低著頭望著自己的酒杯,除非為了強調或給予認同,幾乎鮮少轉頭直望彼此。而一個人的側臉永遠比正面更容易親近,這是視角的藝術。如果角度是一種視覺語言,一個人的側臉就是一首詩。在昏暗與微醺中,一個人的側臉總是比正面散發更多魅力。

正是在這樣的曖昧中,除了神情與話語,坐吧台的兩個人,也用肩部在建立關係,想揣測這兩個人的關係,必須觀察他們如何使用他們的肩膀。如果話題是主旋律,嘴唇接觸杯子的頻率是節奏,眼神是和聲,不時輕觸的肩膀就是主導氣氛的Bass line,吧台之夜,即是一場即興爵士樂。坐吧台,多麼老派的約會。●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