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文訊四十】 蕭義玲/她的努力應該被看見

2023/06/29 05:30

「文訊.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曾與各大學中文系所進行教學合作計畫,活化資料的使用。
(文訊.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提供)

◎蕭義玲

2012年10月8日首發「作家關懷列車」探訪余宗玲。左起:樸月、蓉子、丹扉、余宗玲、尉天驄、封德屏,唐潤鈿。
(文訊.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提供)

台灣出版史中,年滿四十週歲的《文訊》,可能不是最年長的文學雜誌,卻是在商品化、市場化對文學藝術領域衝擊中,最能不忘初衷,堅持本心的文學雜誌。

◎蕭義玲

《文訊》四十年的出版歷程,具有台灣文學史的重要訊息:前二十年,創刊於1983年的《文訊》,由國民黨文工會為了安撫文壇反對力量而成立,因此具強烈的黨國色彩。解嚴後政黨輪替,《文訊》在2003年掙脫政黨轄制,開始以容納多元文學主張,新舊文學世代並存的雜誌走向,走上獨立經營之路。脫黨獨立後的《文訊》包攬許多文化任務,如:關懷各世代作家,憑藉其積累豐富的文學資料中心,承接政府委託案,進而整理文學史料,舉辦各類型文學講座和文化活動……相較於前二十年,我們難以想像一份雜誌竟然能夠做得這麼多,耕耘這麼深,而且做得有聲有色。從文學史看,《文訊》的沿革,剛好體現台灣當代在文學與社會上的變遷:從一元到多元,從官方文化霸權的說客,到文學價值和歷史的護持者,《文訊》的前世今生,竟就是台灣文學史不可遺忘的篇章。

市場化挑戰下的堅持

脫黨獨立後,《文訊》能突顯自己的風格標記,與「她」敢於在市場化的嚴酷考驗中,勇於肯定自我的編輯方向有關。

解嚴前後的十年間,是台灣文化出版的蓬勃時期。但到了1990年代的後期,隨著資訊社會來臨,文化成品的產製、意義傳播,均不同於過往,一個文化商品化與市場化的時代終於降臨台灣。事實上,這是全球性趨勢,如1980年代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主席Mark Fowler的著名標語:「電視只是一種跳出圖像的烤麵包機」,此派人士堅信自由市場理應主宰一切,而1990年代台灣社會的發展,不論是政治上的民主自由化浪潮,抑或消費社會,均呼應此一全球性趨勢。市場仿如當代的宗教信仰,其政治正確性已無庸置疑。

在此大環境下,台灣自也順應時代浪潮,出版、雜誌等紛紛以「市場價值」為衡量效益的尺標。李志銘在《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一書提及他對上世紀九○年代末期台灣文化傳媒的觀察:「在市場潮流的沖擊下,過去注重理性、深度、樸素的各類文化刊物與文學雜誌,也紛紛改弦易轍,採取年輕化、時尚化、視覺化走向。」市場化脈絡下,年輕、時尚、視覺化似乎是不得不的改變。但問題是,如何在文學價值與市場價值中爭取雙贏?這個問題的困難在於,首先,必須區分價格與價值的差異。就商品邏輯言,所謂的市場「價值」其實是市場「價格」,然而人類社會許多必須維護的價值,不見得具有市場價格。因此,假如文學雜誌追求的「市場化」是指追求市場的利潤,這樣的作為本身就帶著文學價值被市場價格吞噬的危機。更進一步說,年輕、時尚化主要是為了迎合文學雜誌預設的讀者群品味,但這可能只代表年輕世代的偏好,若以之為測量市場的標準,難免會產生某些不合時尚的文學風格,以及不符合年輕或時尚化標準的作品難以被刊登或出版。而當大數據的演算規則介入文學消費市場,前述偏向將更被強化,最後導致文學只能在特定同溫層傳播。以上不管哪一種情形,都將難逃文學價值與市場價值的雙輸局面。

正是市場化的挑戰,所以我將這篇文章定名為「她的努力應該被看見」,這個「她」指的是《文訊》,指的是《文訊》的封德屏總編,以及其下所引領的主編,還有大大小小的編輯他與她。因為「她」一直站在市場衝擊的第一線,堅持文學價值的主體,持守「快速報導文藝資訊、準確評析文學表現、深層探索文化問題、生動描繪文人風貌」四大編輯方向,及對資深、中生代、年輕作家等不同世代作家與作品的關懷,在市場導向的社會中守護著台灣文學。真的難能可貴。

從「孤島」到「社區」

創刊以來,《文訊》仍不間斷地維持著關懷資深作家的傳統,甚至推出專號。我以為這不能僅以簡單的溫情與懷舊視之,而是一種敬重文學史的人文行動。除此之外,在愈來愈高度都市化的台灣,封總編對文藝資訊,與老中青不同世代作家的重視,更讓如孤島般散居各處,在市場化衝擊下獨立創作的各個寫作者,匯集為一個想像的「文學社區」。透過參與並建構「文學社區」,「台灣文壇」遂能被以「現在進行式」一磚一瓦建構起來,既強化文化意義的交流,也啟動不同文學風格的對話管道。

做為《文訊》多年讀者,我眼中的她/《文訊》,是一本將「服務文藝界,做作者與讀者的橋梁,努力記錄、保存作家、文化人一生創作的精華,以及影響世世代代知識分子的人文刊物」的理想藍圖化為實際行動的刊物。2023年此刻,我們會訝異這是如何做到的?但訝異之餘,我想再次說的是:她的努力應該被看見。也寄望此一被看見,繼續下一個四十年的奪目。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