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虛擬討論會

2007/11/05 06:00

圖◎吳孟芸

◎徐錦成

雷驤先生及林志玲小姐都撰文討論過《FORMOSA,一座島嶼的故事》一書。雷先生的文章登在台東師範學院出版的《兒童文學、閱讀與通識教育學術會議論文集》裡。該研討會於2001年5月4日在台東舉辦,雷先生應邀參加座談,會議論文集裡收錄的三頁短文〈友善與粗暴──閱看繪本背後〉,是雷先生於該會的講話大綱。林小姐的文章〈島嶼的故事〉則登在2005年2月13日《自由時報》第39版上。當時是新春期間,《自由時報》策畫專題「遇見一本書」,邀請幾位知名人士撰寫短文推薦書籍,而林小姐推薦了《FORMOSA,一座島嶼的故事》。

這篇文章若照「規矩」寫,宜寫成學術論文,引用林、雷兩人的意見時加注釋說明出處。但我覺得那樣寫太無趣,選擇了另一種寫法──也就是您底下將看到的這篇「圖畫書討論會紀錄」。文中我所引用的林、雷兩人的意見,都是原汁原味,未加修改(一如寫論文引用別人的話時決不可修改)。我所做的,只是加以剪接組合。這就像電影的剪接,剪接師只從導演拍的毛片來下刀,導演未拍的,剪接師剪不出來。

我相信這樣的說法:「引用,往往即是一種致敬(Homage)。」而這篇文章雖有一半以上不是我寫的,但仍是我的創作。若有文責,該由我個人承擔。

對於林小姐的看法,我有許多不同意見(我想雷先生也是吧),因此想寫這篇文章與之商榷。林小姐本人及其粉絲們如果對我寫這篇文章不滿,我願再次強調:林小姐的文章既然登在《自由時報》上,我便視其為作家,而不是一個模特兒。

錦成:我覺得很榮幸,能夠跟志玲及雷老師一起讀繪本。對於喜歡閱讀繪本、關心繪本研究的人來說,接觸到雷老師和我本人的意見的機會很多,但志玲也願意發表她對繪本的看法,相較之下就難得了。我猜想,也許全台灣提倡繪本閱讀的學術單位、公益團體甚至出版業者,都巴不得找志玲替繪本代言吧!(志玲笑,現場觀眾也大笑。)

志玲是台灣第一模特兒,這點我不必多做介紹。但我必須先說明,志玲來參加這場討論會的身分,是一個專業讀者,也是一個作者。我希望大家先忘記志玲在伸展台上的美麗,雖然那很難(觀眾又大笑),因為那與這場討論無關。

我們今天要討論的繪本是《FORMOSA,一座島嶼的故事》。這本書是志玲推薦大家來閱讀的。志玲,你是在什麼情況下「遇見」這本書的?

志玲:在偶然的機會裡,小阿姨推薦我看了這本書。

錦成:是不是請妳向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的大意?

志玲:《FORMOSA,一座島嶼的故事》是一本由祖籍荷蘭的羅斌(Robin Ruiaendaal)和生長在台灣的葉姿吟共同撰寫的中英對照書。厚厚大大的一本書沒有很多的字,何況有一半是英文。

第一頁裡這樣寫著:「三百多年前,台灣住了很多人,大家藉由通婚、貿易、交友甚至打仗,而有了各種互動。當時生活在台灣的人,也包括了漂洋過海的荷蘭人。這本書要說的便是有關荷蘭人住在台灣時所發生的一些事。關於台灣歷史的故事有很多很多,誰贏?誰輸?或我們怎麼樣?他們怎麼樣?並不是這本書的重點。這本書只是關於很久以前,住在這島上的人們,生活的一些故事。」這就是整本書的內容。

錦成:我注意到志玲是引用書裡的文字來介紹這本書。這樣做或許很方便,但好像缺少了你做為讀者的個人詮釋與意見。我很好奇,這本書吸引妳的地方究竟在哪裡?能不能告訴我們?

志玲:真正吸引人的是,書中述說的每一個故事都附有精美的歷史圖片來說服人。荷蘭保存了和17世紀台灣相關的文獻、食譜、版畫、油畫、素描與地圖,而羅斌一一找了出來給我們看。

他認為書裡的每張地圖上,都有著關於大海、島嶼跟人的故事。他說:「由於荷蘭到台灣需要一年的時間,所以船上很難吃到新鮮的東西。而且有三分之二的人離開後,就再也沒有回過家鄉荷蘭了。」

錦成:的確無法否認,如果追溯現今台灣人的血統來源,我們的祖先也包括許多荷蘭人。但這本書對於荷蘭人的描述跟我的認知很不同。荷蘭人不是殖民者嗎?為何作者對於荷蘭人的描述如此正面呢?台灣對荷蘭來說到底是海外的國土?或是殖民地?或是暫時的過境驛站?從這本書完全看不出來。這一點,不知雷老師的看法如何?

雷驤:中國人或台灣人要簡約回敘這段歷史備感困難──我們是吃過大虧的一方,誰都不能輕鬆帶過,不免要想起到殖民、經濟掠奪、奴役的方面來。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就無法對某一回荷蘭人懷疑台南附近原住民有暴動的可能,而先發制人的消滅了整個部族之事,概意的以「甚至打仗」,「而有了互動」來理解。

不過書的確編得活潑充實,採引的圖片文獻來自各個方面。

志玲:在荷蘭人走後一百年,台灣的原住民還使用荷蘭人教他們的ABC寫自己的語言。雖然信不信由你,但它是有圖片做證的。

錦成:這點我也注意到了。但老實說,作者的說法令我十分不安。他說:「在荷蘭人的學校中,他們教原住民寫原住民語跟荷蘭語,並教他們基督教《聖經》中的故事。有一些原住民喜歡,但有一些原住民並不喜歡。」輕描淡寫的筆法。我不禁要問,既然「有一些原住民並不喜歡」,荷蘭人是如何處理的?是不惜動用武力強迫原住民接受ABC?或者放下自己的文化優越感,反過來認同原住民原有的生活方式,跟原住民融合在一起?

雷驤:荷蘭人並非只到島上來「做生意」,統治、殖民、壓榨無所不至。如史學家戴國煇所言「殖民絕非慈善事業」。

錦成:對!我也從不幻想荷蘭人來台灣是為了做善事。但作者對這點不但未給予答案,且明顯避重就輕在替荷蘭人隱諱。

雷驤:有些事作者只表述一部份(如把鄭成功說成「商人、船長兼將軍」),意旨相反的部分(如鄭氏是改朝換代時忠心耿耿的遺臣)則略去不述,任由讀者自動推演而得到「整體的印象」。這種技巧使缺少歷史認知的讀者(尤其本書對象是寫給中外的孩子們)容易循著作者的史觀去思考和記憶。而作者表面上保持「放遠距離、放寬角度」敘述歷史的態度。

書中假設書中假設四個小孩經常玩在一起──一個原住民、一個中國人、一個荷蘭人、一個日本人與原住民的混血兒,接著用他們的友誼以及比較其間的異同,將當時的台灣描述成平等共處的國際化地區。(而依據我們的常識,那時統治者和被役者的地位絕非對等;既得利益者、中層與下層間的歧見必然深重。)

書中也毫不介意地提及:「有一些荷蘭人的頭髮是紅色的,所以中國人叫他們『紅狗』或『紅毛蕃』。還好的是,因為大部分荷蘭人聽不懂中文,所以沒什麼太大的關係。」態度寬容而友善。

一切珍貴有趣的細節,無非證明荷蘭人對台灣的貢獻──在建築、教育和各方面的開發,而非全然是一個悄然退出舞台的敗北者。

錦成:雷老師似乎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部分。事實上如果我們的閱讀經驗夠豐富,就能體會文學作品中沒寫的部分往往比寫出來的部分更有趣。光解讀表面的文字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發掘文本縫隙間的意義。

雷驤:自兩千年前孔子使用「曲筆」記史以來,早就訓練成「閱讀文字背後」的功夫,但仍然被本書作者巧妙地引導過去,盡情地以荷蘭本位,選擇性地陳述故事,它的出版甚至還得到我國文化建設主管機構的助印。在書的封底我們看到贊助它的出版的單位,不只是荷蘭飛利浦公司,也包括新光基金會與文建會。

錦成:文建會是否未看出本書的可爭議處,或是看出來了卻仍予以補助?這點頗值得探討。只可惜我們時間有限,這場討論會已到了該下結論的時候。先請志玲說吧。

志玲:幾百年後,荷蘭人已經不再統治這塊土地,但FORMOSA卻依然耀眼地屹立,成為某種待續。

錦成:志玲的結論說得真好!雷老師呢?

雷驤:本來「歷史」即存在於後人不斷的敘述之中。不同的視角,自有選材的取捨,結果自然迥異。但歷史的證據不消亡,解釋與導向將不會定於一種。個別的敘史者本於自己的認知和良心,也許不必太在乎一時一地的讀者反應。不過教師和家長常常是讀物選購者或諮商角色,對於一本書的寫作背景,從閱看中應有公正判斷。

錦成:輪到我了。我想拋出兩個問題,代替結論。第一,這本書是中、英文對照的,不知道它是否也在荷蘭發行?(在荷蘭發行時,應該是荷語版吧!)我們不妨想像一下,洋人小孩閱讀了這本書之後,對台灣會有怎樣的認識?第二,荷蘭曾經殖民台灣,這是歷史事實。本書作者之一羅斌是現代人,當然不是殖民者,按理說我們不該把幾百年前的帳算在他頭上。但他這本書畢竟仍令我們這些被殖民者的後代不滿意。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我不會推薦這本書給別人(包括大小朋友)看,除非加以提醒,要帶著反省和批判的角度來讀它。

無論如何,今天我們共度了一個愉快的討論會。謝謝志玲!謝謝雷老師!●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