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從清明掃墓說起

2008/04/16 06:00

◎文曄

清明節是大多數人掃墓的日子。回想童年時在廣闊的公有墓地放牛時,每到清明節有人在掃墓,祭祖結束時,祭拜的人都會拿「紅龜粿」,或者拿「一錢」(當時的一塊錢銅板)分給圍觀的牛童。曾幾何時,這種風俗不但已經絕跡,早期盛行的土葬亦已大多改變為火化,且盛行放置於靈骨塔。從環境衛生的觀點,在地狹人多的台灣,可以說是一種社會風俗的革新,十分值得鼓勵。

靈骨塔有公設和私立兩種,私立也有兩種,一種是專屬於某姓族親放置的靈骨塔,另一種是提供不限對象的企業化經營靈骨塔。以筆者的族親為例,自第一代祖先從唐山來台,所傳子孫已有十一代,以來台第一代祖先的出生年月日推算,如果是二十歲來台,到今年已有十兩百五十七年。現在族親約有數百人,而現存最長輩者是第六代族親。在來台迄今兩百多年的歷代往生族親祖先之墳墓,因埋葬地點分散,每逢清明節為了「培墓」(台語),必須從早到晚東奔西走,有時還掃不完。因此,數年前經過各房族親商議決定,將分葬在各地的先祖骨罈,挖出來再火化放入塔用小骨灰罐,並建立族親共用可放置將近五百個骨灰罈的族親靈骨塔,而每逢清明節眾族親只需去一處靈骨塔,就可以祭拜歷代所有的先祖,省時省事又能善盡孝道。尤其能趁一年一次眾族親相聚之際,舉辦聚餐俾便族親之交誼,可說是一舉數得。

人的往生從土葬改為火化,從埋葬改為置塔,既能省用埋葬土地也符合環境衛生,是現代化的創舉。儘管當今已婚年輕男女,有意願生育也僅生一、二胎,或是雖結婚卻不想生育,甚至更有許多不婚族,致使台灣人口有著逐漸減少的趨勢。所以對將來的喪葬事宜,似乎不必太費心煩惱。但憶及早期台灣因地廣人稀,並沒有節育的觀念,以筆者母親為例,就生了十一胎,只因當時的衛生環境不如現在,不但沒有所謂的產院,連助產士都沒有,所以生產時剪斷臍帶,就用家裡做衣服的剪刀及麻絲處理,以致大多數嬰兒,因感染破傷風而夭折。儘管如此,筆者母親卻也產下十一胎,其中六人夭折,存活了五個子女,雖然死得多活得少,但其累積台灣人口,還是有增無減。以此今昔相比真是感慨萬千。●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