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隱遁於大時代的鋒芒與淡泊 百變設計家廖未林(上)

2009/05/31 06:00

現已87歲高齡的廖未林,返台定居安養晚年。(攝影/陳文發)

文.圖片提供◎李志銘

從《今天畫刊》第九期封面,可以看出廖未林當年勾畫女人彩妝的功力。

編輯室報告:

廖未林繪製的《情意綿綿》封面,仿自德國插畫家彼得.貝倫斯的畫作〈吻〉。

書籍裝幀近年來頗受注目,然而回溯台灣出版業在五○、六○年代,已有多位秀異設計家,以創新風格,為當時的出版品操刀。其中最受矚目者即為廖未林,其設計領域橫跨文學、歷史、戲劇等諸多面向。今起兩天刊出李志銘專文介紹。

《西山十怪》脫掉守舊折衷的外衣,以自然花紋與曲線創造出動感韻律。

封面裝幀,乃為傳統藝術造形與現代商業設計的綜合產物,早年被歸入「裝飾畫」或「圖案設計」領域,附屬於繪畫創作學門底下。

《一山紅葉為誰愁》的封面設計,承襲自新藝術脈絡。

走過20世紀「五四」以來動盪顛沛的大時代環境,經歷「全盤西化」歐風美雨的思潮衝擊,從事裝幀美術創作的藝術家們總是難以迴避掙扎於本土「民族性」與西方「現代性」的激流交匯。

當前面臨全球各國藝術設計思潮層起浪疊的景況,設計者欲建立起屬於自我標誌的鮮明風格固然不易,世人眼中所謂「設計名家」當如是道。然而,若能進一步超脫所有類型局限之上,兼具傳統底蘊與現代思維,悠然出入於各種風格屬性而歷久彌新,無疑則是不世出的天縱奇才了。

五○、六○年代台灣設計界享有盛名的廖未林(1922-),便屬這類只宜以「天才」衡度之人。

昔日杭州藝專同儕席德進稱廖未林為裝飾家、設計家、插畫家,藝專學弟王修功則形容他是「藝術雜家」,其作品涵蓋漫畫、年畫、裝飾畫、書刊封面、插圖、宣傳畫、郵票、室內設計、電影布景,既保有古代民間美術旨趣,又富兼具西方現代藝術的原創神髓。

硝煙下的慘綠青春

原籍湖南岳陽,十四歲起因父親過世而家道中落的廖未林自幼即深感為稻梁謀而驅策畫筆維繫生計之必要。

早在考入杭州藝專以前,時逢抗戰軍興,廖未林即已開始投稿漫畫,待駕輕就熟便幹起了當時隸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由上海漫畫界救亡協會組織的「抗日漫畫宣傳隊」工作(簡稱「漫宣隊」)。漫宣隊於1937年9月從上海出發,沿途行經南京、武漢、長沙,一路咸以鮮明的街頭漫畫和街頭劇形式持續進行抗日宣傳。隨著戰事吃緊,待長沙失守後,漫宣隊輾轉來到桂林,在桂林中學等地舉辦大型抗日漫畫展覽會及防空常識宣傳畫流動展覽,這時的廖未林便以最年輕隊員之姿加入行列,還成了抗日街頭劇裡登台亮相的「小童星」,從而在演劇後台認識了作家巴金。

由於大時代無可抗拒的原因,廖未林他們那一代經歷戰火洗禮的青年們往往在童年時光尚未安然度過前便已目睹現實殘酷。反常的戰時生活持續八年,忽然勝利,年少歲月也告結束。他們未曾見習於上屆的青春,記憶中僅存硝煙與血漬。

1941年,廖未林報考國立藝專名列第二,卻因入學費用無從著落,最後只得放棄而另行謀職。翌年(1942)捲土重來再次考上藝專,這時他已在作家巴金主持的「文化生活出版社」重慶分社謀得差事,主要工作為布置櫥窗兼畫封面設計,每週日按時上工賺取伙食與學雜費。

從桂林時期的初次偶遇,到重慶大後方的再度相逢,廖未林兀自感懷地說:「我那時候讀書,巴金幫了我很多忙,包括學費、食宿啦,讀書的時候買材料都沒錢,尤其學油畫好貴。」

當時甫自東京歸國的巴金經常購藏國外書籍(和魯迅一樣),並從中借鑑某些裝飾圖樣,將之挪用在國內出版書刊設計上。在廖氏印象裡,最早賦予明顯設計意念的封面作品該是文化生活出版社刊行的俄國作家契訶夫(Anton Chekhov,1860-1904)生前最後一部劇作《櫻桃園》。

書店兼差期間,廖未林偶然結識早年曾與巴金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共事、日後渡海來台創辦「大業書店」的四川人陳暉。正由於當年在重慶交遊的因緣際會,遂使陳暉於戰後來台創立大業書店,出版的《心鎖》、《七孔笛》等文學作品封面大多出自廖氏手筆。

1947年初夏,為了交涉文化生活出版社在台建立分社事宜,巴金應友人邀請來到台北,借宿在當時任職台灣省長官公署圖書館館長好友吳克剛家中。此時正逢抗戰勝利,廖未林隨著藝專學校復員回到杭州西湖就讀,在學期間(1945-1947)每逢暑假必會前往上海拜訪巴金,未久便因國共內戰隔海分治,廖氏赴台前與恩人告別後,直到1981年廖未林取得美國公民身分赴南京探親,順道轉往上海造訪故鄉老友時方得重逢。

指掌間活現人物風雲

廖未林筆下的書籍封面設計主題極其多樣化,舉凡人物、字體造形、圖騰紋飾、抽象線條等不一而足。其中,尤以人物作品最為特出。國立杭州藝專西畫科的基礎訓練,不僅讓他從素描油畫技巧中奠定良好的寫實功底,加諸他自學生時代即對於模仿描繪外國電影明星的痴迷興致,遂使「人物畫」品項成了廖未林畢生難以忘情的最愛。

1942年至1944年間,廖未林一方面在巴金的書店工讀,另一方面則徜徉在重慶市區所匯聚──來自全國各方美展資源的文化精華、往來於郊區沙坪壩簡陋搭建的草房教室之間過著窮酸鬼混而優閒自得的日子。

七○年代瓊瑤長篇小說《幾度夕陽紅》嘗以廖未林早年在重慶的學習生涯為本。作者瓊瑤在該小說的後記文中透露:「當時,想刻畫小公務員的生活,同時,想寫出被生活折損的藝術家的那分無可奈何。這一點小小的念頭就引出了整個《幾度夕陽紅》的構思。」

後來在平鑫濤的穿針引線下,瓊瑤與廖未林兩人遂進行一夕詳細訪談。熱忱殷切的廖未林不僅協助平鑫濤以繪圖表明地理環境,且生動地口述介紹藝專學生的生活面。透過此番機緣,亦使《皇冠雜誌》日後連載《湮滅的傳奇》、《幾度夕陽紅》、《紫貝殼》等一系列瓊瑤小說插畫與出版單行本封面咸交付廖未林專責繪製。

除了廣泛涉獵小說、詩歌、戲劇等文藝書籍,當時廖未林更熱衷欣賞外國電影,有時一天甚至連趕三場。此外,他同時積極參與藝專校內舞台戲劇活動,經常穿梭在表演後台,不僅因此認識了巴金、老舍等文壇名士,甚至還學會了化妝技巧。如今撫看陳來奇主編《今天畫刊》第九期封面那張掩面半遮、媚眼如絲的女人臉貌,猶可想見當年他勾畫眼底線描的彩妝功力。

早年對於歐美影壇明星如數家珍,廖未林簡直就像是「一部活的電影辭典」。學生時期一日三餐觀影成癖的他,卻幾乎從未買過門票,總是設法騙過收票員走後門看「白戲」,某次還帶老同學席德進抄後門看了一場泰隆.鮑華(Tyrone Power,1913-1958)主演的《碧血黃沙》(Blood and Sand)(1941)。

《碧血黃沙》描述一位西班牙鬥牛士因抵抗不了女人誘惑而背叛對他忠誠的戀人。於是他們到教堂點蠟燭禱告,主人翁便祈求希望能脫離誘惑。這場彌留在印象裡的禱告鏡頭,爾後成了廖未林設計金杏枝長篇小說《心願》封面的構圖場景。

據此,四○、五○年代好萊塢影壇小生泰隆.鮑華、主演《藍天使》的德籍女影星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1901-1992)、擔綱《簡愛》男女主角的奧遜.威爾斯(Orson Welles,1915-1985)與瓊.芳登(Joan Fotaine,1917-)等明星,在廖未林筆下皆一一化做封面設計裡的人物原型。

透過想像與重組,廖氏封面作品中的男女主角輪廓濃淡有致,從小處來看其實是眾多明星的綜合體,但若由大處整體觀之,其形貌與性格則皆為廖未林賦予生命的全新造形。

當時除了大量接收來自歐美電影場景與海報畫面的視覺新知以外,曾於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風靡歐洲大陸的「新藝術」(Art Nouveau)思潮亦隨之奔襲湧入相互融匯。端看廖未林仿效德國插畫藝術家彼得.貝倫斯(Peter Behrens,1868-1940)早年知名畫作〈吻〉(The Kiss)所繪製李牧華長篇小說《情意綿綿》封面,畫中主角兩人深情互吻,頭髮有如漩渦般交織在一起,形成了盤旋的流動感,充分呈現出新藝術運動號召「回歸自然」、且偏好使用植物形態與蜿蜒交織的抽象曲線來象徵有機生命的裝飾風格。

承襲自新藝術脈絡,在廖未林手繪設計張海屏《一山紅葉為誰愁》、金杏枝《一樹梨花壓海棠》、李牧華《麗君與我》、章君榖《西山十怪》等封面作品當中更脫掉了守舊折衷的外衣,以自然花紋與曲線創造出富於動感韻律、細膩而優雅的審美情趣。

(待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