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吼出新生 舊金山見聞錄

2005/12/06 06:00

◎單德興 圖◎張至維

1995年10月7日,幾位年輕詩人在加州舊金山北灘沒沒無聞的六畫廊( t h e S i xGallery)舉辦一場詩歌朗誦會(此畫廊前身是修車廠,後來數易其手,現在則是家具店)。其中一人事先寫信邀約另一位住在奧瑞岡州的詩人南下助陣,信中說這將會是一場爆炸性的詩歌朗誦會。這封信成為預言這場朗誦會重要性的唯一文獻。寫這封信的是當今赫赫有名的詩人/ 生態主義者史耐德( G a r ySnyder),收信人是日後成為禪師的惠倫(Philip Whalen)。其他四人分別為金斯堡(Allen Gisberg)、麥克柯樂(Michael McClure)、拉曼提亞(Philip Lamantia)和主持人王紅公(Kenneth Rexroth)。

就是在這場美國東西兩岸詩人大會串中,來自紐約的金斯堡首次朗誦他的名作《吼》(Howl),為後來「垮掉的一代」( t h e B e a tGeneration)和六○年代美國的反文化運動、反戰運動揭開了序幕。

2005年10月2日,適逢主張非暴力運動的印度聖雄甘地誕辰,舊金山市立圖書館總館舉辦了一場詩歌朗誦會,名為「六畫廊慶金禧:五十年的詩歌復興、《吼》與舊金山的文學行動主義」(T h e S i xGallery Goes Golden: 50 Years ofPoetry Renaissance, ‘Howl’, andLiterary Activism in San Francisco),紀念此一重大文學與文化事件。

身為美國文學與文化研究者的我,當然不會錯過這場難得的盛會。

五十年流光淘盡了多少英雄美人名士,半世紀前參與這場盛會的六位主角中,四位已經作古,當年初次朗誦自己生態詩的史耐德因妻子重病不克出席,而麥克柯樂也為了準備10月7日的另一相關活動而告假。

這次紀念朗誦會吸引了許多民眾前往,可容納三、四百人的大演講廳座無虛席,晚到的只能在兩旁走道和會場後方或站或坐。舉目四望,幾乎盡是六、七十歲的白人男女,有些甚至已經白髮蒼蒼,也有少數幾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年紀最小的就是一對隨父母前來的中學生男女和一個由母親帶來的小學生,似乎沒看到什麼亞裔人士。爆滿的場面印證了詩人的創作持續滋潤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以及當今讀者對前人的嚮往。

主持人之一的尼可西亞(GeraldNicosia)先為現場觀眾回顧了當時的社會氣氛:雖然因反共而捕風捉影、羅織罪名的麥卡錫主義剛剛落幕,但保守主義依然甚囂塵上,對女性、有色人種、弱勢團體、性取向曖昧的人充滿歧視,而這群詩人就是在這種氛圍下,以詩作表達了他們的主張和抗議。他說到其實只要把當年以反共之名來進行白色恐怖的種種說詞中的「共產主義」代換成「恐怖主義」,就適用於當今的美國,只見現場聽眾紛紛點頭稱是,足證舊金山這個城市思想之自由開放。

在兩位主持人的精心安排下,詩人的故舊(包括當時現場唯一的黑人)依序上台談論與詩人的交往及一些軼事,輕鬆自然地道出故人的行徑,還原當時年輕作家的浪蕩不羈,包括朗誦當晚,與金斯堡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同學的作家凱魯亞克(Jack Kerouac,《在路上》的作者)躺在地上,不時喝酒,吆喝著為略微怯場的金斯堡打氣,以及現場把別人捐贈的鋼琴砸爛等等。類似這些謔而不虐的小故事,把觀眾帶回當時的氣氛。垮掉的一代作家卡薩迪(Neal Cassady)的女兒以晚輩的身分,訴說年幼的她眼中看到的成人作家。

上台來賓除了回憶往事、發表感言之外,也朗誦舊作與新篇,其中不少具有反抗精神,以向充滿批判性的前代詩人致敬,見證了對詩的喜愛,朗誦傳統的持續不墜,對和平與包容的嚮往,以及文學行動主義的歷久彌新。尤其一位白髮蒼蒼、手持拐杖的長者,在爵士樂的伴奏下,以抑揚頓挫的聲調朗誦兩首長詩,博得滿場聽眾的喝采,有些人甚至起立鼓掌。由於當年許多詩人從爵士樂中得到不少靈感,所以壓軸的是七人在爵士樂聲中接力朗誦金斯堡的《吼》,一些有備而來的聽眾則取出詩集應和,在知性與感性的交流共感中,結束了這場為時三個半小時的盛會,比原定時間多了半個小時。

五十年前的那場朗誦會之所以重要,不僅是因為《吼》的登場,以及幾位詩人嶄露頭角,也因為金斯堡的詩所引發的書籍檢查制度的爭議。城市之光書店(City Lights Bookstore)負責人費林蓋提(Lawrence Ferlinghetti)在那場朗誦會之後,送給金斯堡一張便條,上面除引用艾默生閱讀惠特曼的《草葉集》(Leaves of Grass)之後的感言:「歡迎你開始偉大的生涯。」(I greet you at the beginning of a greatcareer.),後面還加註一句:「我什麼時候可以拿到稿子?」此書次年便以口袋書的形式問世,由前輩詩人威廉斯( W i l l i a m C a r l o sWilliams)寫序,為該書店詩歌系列第四號,銷售至今已逾百萬冊。

初版的一千本原先售價每本七毛五,如今已價值數千美元。上述數字看來固然驚人,然而此書的問世與流傳卻是經過一番波折與奮鬥。

此書(全名為《吼和其他詩作》,Howl and Other Poems)最初其實是在英國印刷,再運回美國,第一刷順利通過美國海關,由城市之光書店在1956年秋季販售。但1957年3月25日,第二刷中的520本在經過舊金山海關時,被關員認為內容涉及猥褻,唯恐污染灣區小孩,當場查扣。該年4月3日美國公民自由聯盟(the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U n i o n)抗議此舉違法。城市之光也宣布全新版的《吼》將在美國印刷,讓海關無從介入。5月19日,費林蓋提在《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撰文,為《吼》辯護,指稱:「猥褻的不是詩人,而是他所觀察到的事物。」5月29日海關因法律程序不完備而不得不放行,卻由地方警察接手,以出版與販售猥褻書籍的罪名逮捕了費林蓋提,作者金斯堡因人在國外逃過一劫。此事引起軒然大波,詩人、編輯、批評家、文化人紛紛發言支持作家和出版社,爭取言論與出版自由,抗議檢查制度,經由報章的報導,引起眾人矚目。

開庭時許多人前往聆聽。在紀念朗誦會的現場,當年一位在場人士回憶,那次審判特殊之處在於何恩法官(Clayton Horn)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和舊金山州立大學的文學教授到庭,當場一行行解讀《吼》詩,向法官說明其中的涵意,以及如何對應於文學史上的作品,「把法庭變成了研究生的詩歌研討課。

」連法官的審判書也如文學研討報告般,描述該詩各部所呈現的內容、方式與主旨,甚至指出「該詩的註解似乎宣告世上一切都是神聖的,結尾則是為神聖的生活請命。」法官的判決為美國的文學出版立下先例,成為出版史上的里程碑。費林蓋提則評論:「人民同意犯下猥褻之行的是警察。」經過這次事件,美國的言論自由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使得後來如《查泰萊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y's Lover)等著作得以在美國出版。

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吼》的內容和呈現方式不愧是美國民族詩人惠特曼在二十世紀的傳人,並且結合了英國神祕主義詩人布雷克(William Blake)的若干意境,前輩詩人龐德(Ezra Pound)和威廉斯的詩風,以及詩人個人的獨特感受,運用相當口語的方式,表現出當時美國人的迷惘與困境。

這本詩集除了本身的文學價值之外,也因為它的內容和後來引發的法律爭議,而具有獨特的文化與社會意義。因此,不但相關紀念活動於2005年10月至次年秋季陸續展開,舊金山市政府也宣布成立「《吼》週」(Howl Week)以示尊崇。城市之光書店更決定於該書出版五十週年的2006年4月,出版詳注本的《吼》,附上原稿影本,以示撰寫過程的苦心推敲,其他資料還包括當時作家之間往返的書信,有關法庭審判的個人回憶,相關書目及翻譯資料,並由費林蓋提撰寫新序,提供讀者豐富的資訊(順帶一提的是,費林蓋提於11月榮獲美國全國圖書基金會頒發的第一屆傑出服務獎(the Literarian Award forOutstanding Service to the AmericanLiterary Community),以表彰他五十多年來對美國文學與文化社群的貢獻)。

10月2日的紀念朗誦會拉開了一連串慶祝活動的序幕。當天除了詩人的故舊之外,主持人還問有誰是五十年前的現場觀眾,結果發現了三位。縱使史耐德當年的預言成真,但參與半世紀之前那次朗誦會的詩人和聽眾,大概很少人會料到自己竟然見證了二十世紀美國文學的歷史性時刻(詩人的故舊中,有兩位坦言對當晚的朗誦其實印象並不深刻)。五十年對個人來說相當漫長,但對社會或民族而言卻是短暫的。往者雖逝,卻可因時空的需求而一再賦予新意,藉著一次又一次的重生與復活(「Renaissance」的原意),使得文學與文化行動主義在當下產生新的意義,並希望「吼」出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