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關於《睡》

2012/08/15 06:00

圖◎Kat Menschik

◎村上春樹 譯◎張致斌 圖◎Kat Menschik

圖◎Kat Menschik

我創作〈睡〉(標題在此改為〈ねむり〉,注)這篇略長的短篇小說,時間是在1989年的春天。

圖◎Kat Menschik

當時的事情至今仍記憶猶新。在那之前,我有好一陣子沒有寫小說了。說得更正確一點,是怎麼也沒有寫小說的心情。原因有好幾個,但總的來說,當時我在許多方面都處於嚴酷的狀況,大概是這樣吧。不論以作家的身分或是就個人來說,到處都不斷發生棘手的事情。也到處吃苦頭。由於正好剛迎向四十歲,或許在年齡上也是那種麻煩事會不斷降臨的時期吧。雖然才以《挪威的森林》和《舞.舞.舞》兩部長篇小說獲得成功,但我自己也知道,心變硬,變冷了。

那段時間,我住在羅馬的梵蒂岡附近,租了一間公寓。將桌子擺在日照不甚良好的窗邊,邊望著外頭熱鬧的市街邊工作。幾乎沒有交際這方面的活動,夫妻倆過著非常清靜的生活。由於沒有心情寫小說,前一年的秋天,便和攝影師同行,兩人花了一個月左右開車赴希臘和土耳其旅行,並寫成了遊記。相當艱苦的旅行。變得又瘦又黑回到羅馬。於是冬天過去,春天終於到來。在那期間,記得是一直埋首於翻譯的工作。

可是春來了,隨著外頭的光線愈來愈亮,自己內心原本僵硬、凍結的部分,感覺也逐漸變得柔軟,逐漸融化了。我坐在桌前,打開文字處理機,開始創作久違了的小說。並且像是將積存的東西吐出來似的,幾乎是一口氣寫就的就是這篇〈睡〉,還有〈電視人〉。這兩篇作品在我心中視為一組。雖然已記不太清楚,但〈睡〉這一篇應該是先完成的。

如今試著重讀,這兩篇作品與我平日的短篇小說相比,感覺都多了幾分張力。可能是反映我當時心境的結果吧。但不管怎麼說,我是藉著這兩個短篇小說,才得以重返小說家的軌道。在這層意義上,這不但是深植我心的作品,對我而言也算是值得紀念的作品。只要想到這些作品,春天羅馬的街景往往就會在我的腦海浮現。人們站在那裡比手畫腳大聲談話,汽車兜著圈子尋找路邊可以停車的縫隙,花店的店頭滿是鮮豔的原色。那麼,打從現在起就只能努力走下去啦,我心裡這麼想。

〈睡〉與〈電視人〉後經翻譯刊登於《紐約客》,也獲得不錯的評價。似乎也可以當做是再出發的一個好兆頭。

將這篇〈睡〉加上插畫化為單行本的是,代理本人作品的德國杜蒙(Dumont)出版社。聽到這個企畫案時,起初還擔心「不知會是什麼模樣」而有些猶豫,但一看到成品――我當時正巧在維也納,自書店陳列在平台的新書中取了一本――就深深愛上了。插畫非常新鮮,裝幀也完美。杜蒙出版社原本就出版美術相關書籍,擅長製作這樣的書。原本就曾考慮能否在日本也以同樣的形式出版,如今得以實現,非常開心。

又,既然要以新形式出版,我決定趁這個大好機會為這短篇小說做一些修改。並非大幅改寫內容,只是打算試著讓文章「升級」(version up)。對於短篇小說,我經常這麼做。對於長篇小說雖然完全避免去修改(那麼做會破壞均衡),但短篇小說往往留有可以就現在的時點加以改寫的餘地。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1938-1988)也經常做同樣的事情。將之前的版本留下當做原始版的同時,打造出新的版本。這也是身為專職作家自我檢討的作業。或許也有人認為「先前的比較好」吧,但於我而言,則是在事隔二十一年之後,追求另一種不同可能性的嘗試。還請見諒。

因此之故,為了與原始版有所區別,特將此作品的標題改為〈ねむり〉。●

注:村上這篇〈睡〉初次出版時,日文原名為〈眠り〉,但在此次單篇出版時,改名為〈ねむり〉,唯台灣中文版出版時,仍維持原名:〈睡〉。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