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抗爭與合作

2006/04/20 06:00

〈海洋腳跡〉◎廖鴻基

兩個窄隘極端以外,最寬廣的是中間地帶;但我們常常捨寬追高,於是尖銳、競爭、急躁、對立。孜孜碌碌間,我們似乎忽略了還有廣度和深度值得探索。

開發自然資源,促進經濟繁榮,是人類發展的慣性軌跡,但這種往前衝刺沒有回頭餘地的發展模式,已經不是文明的潮流,也不是進步的行為。

對於漁業,若漁獲量的衝刺稱之為攻,回頭修繕過去只顧開發而造成的破壞稱之為守,先進國家的漁業政策已大致調整為:攻、守平衡──一方面有節制地開發新資源,避免造成新破壞;一方面回頭修補過去盲目激進造成的環境、生態漏洞。攻的部分提出「責任漁業」發展模式──對任何魚類資源的採捕量,以不超過該種魚類的繁衍量為漁業原則。守的部分,由學術、漁業單位、環境生態及企業團體合作,以研究為綱、復育為軸,非常落實地一個點、一個站地成立保護區及研究站。

數年前,在墨西哥灣沿岸一個石化工業區內參觀一個魚類研究站。該研究站由當地石化業者所回饋的基金資助,對當地海岸的魚類資源進行研究及復育。數年累積,已經有效地將當地原本瀕臨絕跡的原生魚種,恢復到可供適度採捕的資源量。

台灣石化工業發達,長久以來造成的環境污染及生態破壞也鼎鼎有名,尤其西海岸,設立了許多濱海石化工業區。過去的做法,工業區設立前,居民、漁民、環保團體極力抗爭,誓死反對;最後結果,往往是業者付出補償金,補償居民、漁民,化解抗爭衝突。好像一場買賣;喊價、殺價,最後各有所需、所得,倒楣的是環境及生態。

若環境運動的收益僅只於環境生態意識的提升或累積;若點狀的抗爭,無法連成持久的線或累積成廣泛的面,經濟發展的時代趨勢,已經使得工業如一頭狂奔的猛獸,所有環境生態層面的點狀努力,絕對只是被動跟隨,永遠無法與之抗衡。

抗爭結果,往往是促使業者一次花一筆大錢,一次買斷領域(環境)權,一次解決所有開展及後續營運的阻力。最後,居民棄守家園,漁人賣掉漁船改行或轉業。轟轟烈烈的開始,換來的結果若是連故事都無法繼續下去的空虛,應該不是環境運動的本意。

許多年過去了,除了反省過去從誓死反對到一次付清的補償抗爭模式;除了檢討高污染、高耗能工業在海島有限環境下是否繼續設立的必要外,或許,可以回過頭來,試著與既有的廠方合作,各自貢獻所長,大力參與地方環境、生態及文化的維護及復育。只要是合理的回饋,合作代替抗爭,相信這也是現代企業經營者樂意見到的與地方關係的良性互動。

一個點、一個站地開始著力與累積,大環境也許已經無法恢復如原始狀態完美,但還不致於像過去那樣,一場抗爭淪陷一段海岸。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