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雍
近年帶文學系的創作課,我經常援引法國小說家雷蒙.格諾(Raymond Queneau)的《風格練習》為例,這是一部迷人的作品,故事卻在標題「筆記」第一頁即說完了:尖峰壅塞的公車上,旁觀男子因推擠發怒,爭搶空位,兩小時後,我又在廣場上偶遇他和同伴。狀似偶發日常的場面,雷蒙.格諾卻像是譜寫賦格般,以九十九則風格迥異的文本,演繹最初「筆記」的純敘事,從觀點、時序轉換,驚歎、猶豫、悲傷語氣,到信函、電報、廣告、劇本文體,也包括感官感覺特寫等。
幾乎像修辭的百科全書,逐篇閱讀時,或更像聆聽著巴哈的變奏,原來同個主旋律,在不同風格下,不僅會創造出截然的情感效果,更重要是從中帶出了作者隱含的觀看、說話位置,或遠,或近。當談論小說時,我們總會提到它是一種「敘事的技藝」,然而做為涵蓋廣泛反倒難輕易界定的散文,經常被忽略是散文也存其「敘事的藝術」。每重讀《風格練習》,對我也像一個重複的提醒,即意識到面對散文,「我在寫作」即「我在敘事」這簡單的事實。
也因此,觀點是一個彷彿攝影的景框,時序是個景框,語氣、文體、感官等形式,都是層層疊疊的框(frames),共同形塑出風格及風景,而伊朗導演阿巴斯曾這麼說:「我察覺人未能細看眼前景物,除非它存在框架內。」回想過去幾屆閱讀、評選林榮三文學獎散文或小品文獎的歷程,除了關注寫作者在廣泛觸及生活、情感、家庭、職業、疾病、生死等主題中如何提取出獨有經驗外,進一步,總是關於表達的風格,又相對於小品文,彷彿攝影一瞬的擷取,而散發詩意,散文更需寫作者敘事的框構。
初審階段即曾令我印象很深,包括林薇晨刻畫餐飲服務現場〈水火戰場〉是這樣的作品、洪愛珠以小吃切仔麵敷陳家族地方記憶與情感關係〈吃麵的兆頭〉也是這樣的作品,你總能在這些文字中,聽見敘事者獨有的聲調,跟隨著文字的景框中看見所見,也看見不見,那都是人、物事至場面之調度,從語言,到作者的風格。如此意識到「我在敘事」,即便只是偶然擦肩公車上的陌生男子,都能像音樂的母題,賦格為迷人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