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芳華
酷暑的大熱天,我克服了自己老喜歡蝸居,不喜歡出門的習性,在6月30日,與吳晟一同上台北威秀影城看電影。
導演顏蘭權過去拍攝完成的影片,我看過多部,《牽阮的手》、《無米樂》等影片,都曾深深撼動過我的心靈,至於最新完成的這部《種土》,它所要表現的題材,更與我生平所追求的「好土」信念相通,所以我一定要去參加這場首映會。
當我穿越威秀大樓,光彩炫亮的影城入口,進入寬敞舒適的影院,接著一連串手法新穎的新上市影片,取其精華片段,跳躍播放,炫眼誇張的預告片呈現之後,今天的「正片」,在濃濃台灣味的音樂聲中開演了,一幅幅筆觸粗獷的炭筆素描圖,像棕黑色的土壤一樣,帶出整部與影城周邊的繁華氣氛,不同基調的電影――《種土》。
《種土》,這部紀錄片,是導演顏蘭權與兩位主角人物「阿仁」、「安和」,還有他們生活在一起的家人,所共同譜寫出來的真實生活故事。主角之一「阿仁」,一個之前在先進科技公司上班,每天在電腦前動手指頭的程式工程師,自稱是看了顏蘭權導演所拍攝的《無米樂》電影後,才開始思索台灣農業的問題,才有了「種土」這件事的發想與實驗。
影片的另一線主角「安和」,是個傳統農民,長年以來在自家小農場上勞動生產。他沒有依循現代農業的慣行耕種法,堅持以不施農藥,靠手工抓蟲,不施化學肥料,靠落葉、棄果醃成堆肥的自然農法,來照管自家的果樹園。
(無米樂影像工作室提供)
兩位主角的戲分交錯呈現,安和是個「道法自然」的生活實踐者,阿仁則是懷抱著改造社會理想的知識人,整部片的人物,不只「阿仁」和「安和」,更包含了他們的「牽手」和可愛至極的子女們。在眾多家庭人際疏離、價值感迷失的時代,看見這兩家人協力工作,個個刻苦耐勞,又不失天真爛漫的溫暖家庭組合,也令人敬佩又羨慕啊。
每個人都在創造自己的人生故事,那是一輩子的書寫,而導演只是插入了其中的八個年頭。她扛著機器追尋、攝影了1800小時,剪成150分鐘,毫無冷場的影片,緊緊扣住我們的專注欣賞。影片播放結束後,戲院裡的氣氛非常凝重,所有觀眾都安靜沉思。導演顏蘭權上台主持觀影後與觀眾的對話,座談會最後,導演請工作人員遞上麥克風,邀請吳晟講幾句話,吳晟頻頻搖手推卻,不說話。
為什麼吳晟專程搭車上台北觀影,卻不說幾句鼓勵或討論的話呢?只有坐在他旁邊的我知道,因為他正在落淚,他情緒激動無法說話。連我這種性情平穩、思維理性的人,看影片時都忍不住落淚了,何況熱情如吳晟呢!
「成長於土的,必須回歸於土。」這句話,闡述了自然界圓滿運行的道理,是人人能懂的自然哲學,卻不是人人能依循實踐的生活規範。為了滿足更便利,更大量的消費需求,今天台灣的農業生產,必須不停施加藥物、化學品,不斷榨取地力,才能有收成。長年這樣的種作方式,土地欠缺大自然有機質的回歸循環,就好像富豪人家供養著揮霍家產的敗家子一樣,讓台灣美好的土地日漸趨向死亡。
「阿仁」的知識良知與熱情發想,想要為台灣的農業生產與糧食消費之間,創造一條能夠「成長於土,回歸於土」的生態鏈結,很有勇氣地辭掉高薪職業,帶著家人轉行投入攪動爛泥的「種土」工作。浪漫發想、起身行動、刻苦耐勞的意志力,阿仁的一家人都不缺,但是整個逐夢運作過程,最終卻被難以解決的垃圾大潮淹沒了。看著阿仁一家人,蹲在堆肥山掏垃圾的畫面,我心裡真是難過。影片中一個鏡頭,阿仁撿起一小細片進口水果的貼紙,苦笑說道:「紐西蘭產。」身為家庭主婦的我頗有感觸,每一次在削水果時,我都必須把那小小的貼紙撕掉,才能把水果皮放進自家的堆肥桶,我對那些像牙籤,拉環,橡皮筋,棉花棒等等愈細小的垃圾,愈覺得痛恨。
我覺得,如果從市場上運回來的每一車報廢蔬果菜渣,都有預先將垃圾剔除,只留純淨有機物質,憑阿仁那一股實幹的意志力,他的「種土事業」是會成功的,搞不好如今他已經是個「種土企業」達人了。但是,終究他被垃圾打敗了。
影像的最後一幕,阿仁一身都市新貴穿著,拎著旅行箱,回科技界謀生,告別他的「種土之夢」,再度捲進消費社會的齒輪中。紀錄片以如此藝術美學的手法殺青、上演,但是全片的主題:「種下好土」的可能,依然潰敗在殘酷的社會現實當中。
至於「安和」,農活是他的謀生職業,也是他的生活態度。安和用比較友善土地的耕種方法,來經營他的果樹園,靠自然力培養的棗子比較小顆,外相總沒有靠藥物,營養素養出來的果子那麼精美,安和稱它「珍珠棗」。影片中,我看見安和拿著修枝剪,切開棗子,放進缺了門牙的口裡嚼一嚼,很自信地說道:「嗯!這才是好吃。」我頗有同感。因為棗子生產的季節,我的家人也喜歡採購安和家生產的棗子來吃,吃起來特別安心。
友善土地,是安和長年來的生命信念。這種生產模式,必然比慣行用藥的農法,要承擔更大量的勞力工作;難以預期的自然災損,更多也更瑣碎,所以在收成與獲利的成績上,兩夫婦維持得很辛苦,連孝順來幫工的子女都頻頻搖頭說道:「做不下去啦!」但是安和就像那些仍然對土地不離不棄的傳統農民一樣,「歡喜做,甘願受。」繼續過著「道法自然」的生活實踐。
我覺得台灣的消費大眾,或許也能和我一樣,不要嫌棄友善耕種農民所生產的「醜果」(其實一點也不醜,而且很自然美),支持友善耕種小農的生產品,成為我們消費選項的主流,支持友善耕種者起碼的經濟回饋,也是一種理念與生活實踐的美好結合吧。
讓土裡生,土裡長的,再度回歸於土,是維持生產、消費、分解圓滿循環的食物鏈,是大化永續運行的基本法則。這看似「玄學」的道理,如果人類社會願意去實踐,也是有可能的。但這不應該只是少少幾個人的事情,而是所有愛惜這片土地的人,都應該努力去實踐的生活態度。
一個擁有起碼獲利率的果菜市場,應該有足夠資源,能夠推動果菜渣與垃圾分離的「基本」工作吧?然而台灣的果菜批發市場,以商業利益為營運最高取向,至於環境永續的公益性考量,則不在運作重點之內,長年來輕率經營,因循市場陋習,不求更精進,放任有機質與垃圾混合丟棄,既浪費資源又汙染大地。如果政府的政策,能督促位在全民消費鏈前端的市場,做好有機質和垃圾分離的工作,搞不好《種土》這一部紀錄片,會以雙喜的局面完成呢!
但是,終於科學園區要來了,又一處輝煌大開發計畫興起來了。阿仁的種土農場,究竟培養了好土,還是掩埋了垃圾?一切似乎都不重要了。因為所有混著垃圾的好土,也終究會被淹沒在科學園區的水泥城鎮底下。
心情雖然難過,看見影片能上演,覺得台灣人「守護好土」的願望又跨出了一步。拍攝期間,兒子志寧有機會參與其中一段音樂編曲,我感覺與有榮焉,我家的田土,也曾蒙受阿仁所創造的「好土堆肥」的滋養,我也吃過那些最後卻被丟棄的鳳梨小果,無論是那麼酸甜甘美的小鳳梨,還是「珍珠小棗子」,美味口感和其中所蘊含的自然哲思,都令我無法忘懷。●
台灣首部關注農業土壤議題紀錄片《種土》,記錄南部小鎮兩名農人不捨土壤長期受到人為傷害,秉持自然為台灣下一代傻傻種土的故事。9月20日起全台上映,詳情可上網:ssur.cc/kySzYd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