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文音
.
拿破崙翻越阿爾卑斯山
.
妳的審美觀從何而來?
我曾這樣被問著。
因為我的母親是不太有審美觀的。走在小鎮巷弄大街上,所有的台式大嬸都可能是彼此的鏡子、互相的翻版。
我的審美觀有些來自天生,有些是經年累月熏習來的。
我從小就愛布置我的小桌子,喜歡有盞小燈增加氣氛,喜歡美麗的裝飾小物,總擺著些水耕植物。
但母親曾買過一張有著金框的油畫,不知為何她會買一張很大的油畫複製品,一個西洋男子騎著奔騰的馬做飛越狀。很多年後,直到這張畫因為搬家被她丟掉或轉贈了,我才知道這張圖是有來頭的,作品名稱〈拿破崙翻越阿爾卑斯山〉。又過了多年,我在巴黎凡爾賽宮與維也納美景宮才親見這張油畫的原版,童年家裡掛的是維也納美景宮版本,且竟然大小一樣,百分百拷貝。
為何有這張複製品油畫?
我深入記憶核心,想起童年確實有個男子總是在路邊賣燈與油畫,沿著校園的外牆擺了一整排已裱框的油畫複製品。一到黃昏,讀小學的我從校園圍牆行過,總是一張張地看著,畫框靠著校牆,直接擺在地上的畫框高度甚至比我還高,泰半都是風景,稻田麥穗高山白雪,沒看過的島嶼風景。
但我記憶中並沒有在校圍牆外看過家裡客廳掛的這張畫,當然因還小也沒聯想過我的母親會是個買畫的人。何況畫作和母親實在很難掛鉤在一起,不只因美學品味,更多是因母親務實,裝飾性的東西在她的眼裡都是多餘的。
但總之有天回家,一開門就見到當時不認識的拿破崙了。我小小的個子,仰望著高懸的一張油畫。
母親當然也肯定是不認識拿破崙的(她只知破掉的輪胎),但她也許也曾幻想過我的父親可以像畫中男人般的英姿瀟灑,勇猛有膽識?
我想到要問她時,她已經無法說話了。
我後來想母親也許真心喜歡這張畫,也許有人欠她錢以畫償債?那是個經常掏腰包幫忙親朋好友的年代,這讓我對這張畫很有感情。而那個擺攤的老闆應該是工廠倒閉?現在想想那些複製油畫作品就是梵谷米勒雷諾瓦米羅之作,讓買的人家裡掛起來美美的,回想起來油畫的品質並不差,是複製在布面上,還頗栩栩如生。倒閉的工廠,跑路的老闆,在街頭賤賣著換現。
2024年7月因參與台灣作家在中歐的朗讀會而重返維也納,特別去美景宮再次欣賞這幅圖的原版真跡。在此圖下凝視甚久,我彷彿變成了小女孩,在我家的客廳望著這張油畫,耳邊傳來的不是夏日遊客如織的耳語,而是母親在客廳踩著縫紉機的踩踏聲響,她邊唱著〈思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