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旅遊】旅行看動物-----生命中的小人

2008/02/25 06:00

撰文/陳旺旺

第一次看到「印魚」是在水族館裡。這種魚從頭到身體幾乎超過三分之一都長滿吸盤,外觀很像「鞋印」,看起來就像衝浪者的大腳一樣,什麼東西都能抓得牢牢。水族館的解說牌寫著,這種魚俗稱「吸盤魚」,或稱為「海底便車族」,牠們總是寄生在鯊魚、魟魚、海豚或海龜等等大型生物上,撿拾牠們的食物碎屑、也幫牠們除掉寄生蟲,彼此互利共生;在某些國家,還有漁民會利用繩子綁在印魚尾巴上,然後放進海裡釣海龜。

生動有趣的解說,加上鞋印般的可愛外型,看著看著,就讓現場所有人都對印魚留下了超可愛印象。

第二次看到印魚是在漁港。當漁民把鯊魚拖上岸來,突然之間,幾隻印魚從鯊魚鰓中竄了出來,接著就被漁民踢到旁邊。漁民說:「印魚啦!牠們總是躲在鯊魚鰓裡。」

突然之間,一股強烈「生命中的小人」感覺湧上心頭。或許印魚真的無害、真的互利共生,只是那種牢牢卡入腮中的侵入,卻是一種至死方休的糾纏。這就好似每個人生命中都會碰到的小人般,是那樣的無孔不入、難以擺脫,但無法否認的是,小人真的會讓自己的哲學與靈性更加成長,真的有種互利共生的感覺。

比較慘的是,某些人生命中的可恨小人,在某些人眼中卻可能會是可愛的傢伙,想到這裡,也只能再回頭去擁抱哲學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藝文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