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猶太安妮的記憶遺產? 希望筆記的另一種讀法

2023/06/27 17:52

墨西哥記憶與寬容博物館即日起展出「安妮・法蘭克的希望筆記」展覽。(歐新社提供)

〔呂妍瑢/綜合外電報導〕一名少女的日記,如何翻騰全球,成為激勵人心的「優良讀物」?1947年,《安妮的日記》(Het Achterhuis,原名為《密室》)首刷版於阿姆斯特丹發行——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一家最後的居住地。

位於墨西哥的記憶與寬容博物館(Museum of Memory and Tolerance),即日起展出「安妮・法蘭克的希望筆記」(Anne Frank, notes of hope)特展,在展場重現「安妮的密室」。

「希望筆記」展覽為了紀念猶太少女安妮・法蘭克誕辰94週年,展間擺放來自世界各地的複製樣品,精細考究二戰期間安妮一家藏身於阿姆斯特丹、安妮父親奧圖(Otto Frank)辦公室後方的建築空間及陳設。為了躲避納粹德國追捕猶太人的政策,「密室生活」維持了約2年半的時間;同時,安妮的寫作不輟,在狹小的樓房中進行生活紀錄——直到安妮一家遭人密報,被納粹德國的蓋世太保逮捕、移往集中營。

墨西哥記憶與寬容博物館即日起展出「安妮・法蘭克的希望筆記」展覽。(歐新社提供)

躲藏的日子必須面臨不確定的未來:何時能上學?戰爭會結束嗎?安妮從未失去對人類的信任,正是這種態度,促使記憶與寬容博物館協助策畫「希望筆記」,並在有限空間裡,展臂歡迎充滿理想的年輕人到訪。參觀者將經歷一段安妮家庭的時光之旅,從德國的寧靜和隨之的對猶太不寬容政策,他們流亡到荷蘭阿姆斯特丹,至二戰爆發、德國入侵並佔領荷蘭,奧圖決意和幾位友人一同藏身於自家公司後棟的建築,在連接前棟處的通道,架設活動式書櫃門,做為不被外人懷疑的暗門。

儘管最終迎來悲慘的結局,「我希望死後能繼續著。」夢想成為作家的安妮,她的日記在奧圖員工的細心保存下,後由奧圖整理、出版成書,「不朽的精神」如此安插在安妮的文字之中。記憶與寬容博物館的初衷,除了藉由「希望筆記」反思戰爭與種族歧視,亦傳達出美好的希望:儘管可能置於險地,但仍存有保持善意的人們,願意伸手幫助、保護當時的猶太人。

墨西哥記憶與寬容博物館即日起展出「安妮・法蘭克的希望筆記」展覽。(歐新社提供)

美國小說家兼記者的邁耶・萊文(Meyer Levin)深深著迷於《安妮的日記》,並於1950 年代初,透過舞台劇的形式,向美國觀眾介紹了《安妮的日記》。萊文曾經向奧圖請示,熱切希望能夠將安妮的故事帶到舞台上。奧圖則認為,若要改編《安妮的日記》,應淡化劇情中猶太種族方面的描寫

「我的感受與你不同。」奧圖告訴萊文:「我總是說安妮的書不是一本戰爭書,戰爭是背景;而它也不是一本猶太書,儘管背景牽涉猶太種族、情感和環境,但我從來不想讓猶太人為它寫介紹。(至少在這裡)比起猶太人圈子,外邦人可以有更多元的方式閱讀、理解它……所以不要用它來製作『猶太人的戲劇』。」

萊文對奧圖的態度感到驚訝。不過,奧圖的盼望也許是另一種安妮的讀法,無論以何種形式展現《安妮的日記》,它們都必須具備多元的視角,避免安妮成為民族的代言人、以色列的記憶遺產。因此,奧圖拒絕了萊文願望——試圖呈現更加「猶太化」的安妮。

「安妮・法蘭克的希望筆記」展覽詳情請見官網:https://www.myt.org.mx/

墨西哥記憶與寬容博物館即日起展出「安妮・法蘭克的希望筆記」展覽。(歐新社提供)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