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只有當醫生最好?

2016/12/13 06:00

文/稜語

來自加拿大的朋友在台灣補習班教書時,問那些學齡兒童長大之後想要做什麼,十個裡頭有九個都說要當醫生。

「我真替他們感到難過,」他憤慨地表示,「所以20年後的台灣會變成一個充滿醫師的島嶼,其他工作都沒有人願意做?難道這是你們所希望的未來嗎?」

相較於美加,台灣的「成年以前的教育」並不鼓勵孩子發表自由意志,所以孩子口中認真、或突發奇想的夢想很少受到鼓勵。試想在台灣,如果一個小學生說他未來想成為服裝設計師,有幾個父母會鼓勵他在課餘時間多畫畫、看時裝秀節目、帶他逛布料批發市場、教他用縫紉機?

孩子的心智運作還很單純,他們生活中最容易取得的鼓勵,往往是在學校主科中取得的高分。

美加學校授課時間短,孩子放學後有很多機會嘗試不同種類的運動,在台灣,我們對運動的認知是,國一籃球、國二排球、國三念書,高一田徑、高二游泳、高三網球諸如此類,回頭想想才覺得可怕,我甚至不記得有任何一堂體育課曾經帶學生認識世界上還有射箭、滑雪、曲棍球、划船……最起碼該帶我們認識奧運有的項目吧?侷限性令人膽寒。

台灣就連那些為了讓孩子「多元發展」的才藝班都有個優劣框架,「鋼琴」就是才藝班界的「醫師」,讓孩子學鼓、學貝斯的有幾個呢?

不是說國外就沒有文化再生產與幼兒心智脆弱的現象,而是自由意志被鼓勵這點,能在同樣背景下造成決定性的不同。

上大學,很多教授都會在第一堂課提到獨立思考,但事實上,當進入大學之後再來認真學習獨立思考,你要繞的路很長。因為你終於發現,過去所學的一切價值觀,是分類在「台灣」、「30年前」、「主流價值觀」的標籤頁中,而非「所有項目」。

過去的你是無知的脆弱,這時的你則是彷徨慌亂的脆弱,開始把自己的特質、特長、興趣……攤在桌面,努力區辨,哪些是你的志向、哪些是被文化餵狗糧餵出來的。

這個陷阱是什麼?就是「讓你忘記那個讓興趣變成專長的勇氣和熱忱」,英文叫做Human Will。

台灣人,不信這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