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林水福/【國際文壇】 谷崎潤一郎與《源氏物語》現代語譯

2018/02/04 06:00

◎林水福

芥川龍之介在〈文藝的、過於文藝的〉中說:「我遇到許多誇獎《源氏物語》的人。但是,實際讀的(即使不問理解、享受),我交往的小說家中僅有二人――谷崎潤一郎與明石敏夫而已。」

戰後是《源氏物語》復權的時代,有窪田空穗、舟橋聖一、圓地文子、田邊聖子、谷崎潤一郎、瀨戶內寂聽、橋本治等作家的現代語譯。一般較受重視,討論較多的是与謝野晶子、谷崎潤一郎及圓地文子。谷崎不喜歡源氏,也不喜歡紫式部,但「不得不承認那部物語的偉大」。

谷崎一生三譯《源氏物語》,第一次是從1935年9月到1938年9月三年整。第二次是從1951年3月到1954年12月約四年。第三次從1963年到1964年。

日本現代作家翻譯最多的應是村上春樹,已譯約七十本。儘管村上說「翻譯是遊戲」,其實,態度是認真的,強調須正確讀取原文意思,有時還找前東大教授柴田元幸幫忙看譯稿,或互相檢閱。

村上翻譯的目的大致上是轉換氣氛兼吸收養分。創作過後,需要休養生息,翻譯是好的「遊戲」,可改變氛圍,得到調適。又可從翻譯的作品得到養分。

那麼谷崎翻譯源氏的目的為何?三次譯稿,其間差異又如何?對谷崎產生什麼影響?

翻譯,是文學的創作行為

谷崎於昭和9年(1934)的《文章讀本》斥退源氏為惡文之說,區分文章為「源氏物語派與非源氏物語派」,主張《源氏物語》是「最能發揮日文特長的文體」。谷崎第一次翻譯,介於發表正宗白鳥稱「雖聖人出,不能插一語」的《春琴抄》,與加藤周一評「日本小說史上里程碑之一」的《細雪》之間――創作能力突出,創作欲強盛時期,為何「為他人作嫁」,把寶貴時光獻給《源氏物語》呢?

其實,谷崎數次說自己翻譯源氏物語是「文學的翻譯」,意思是不只是翻譯,是文學的創作行為。

從形式上來看,与謝野晶子譯《源氏物語》並未置註解書或辭典於身旁,依自己的感性翻譯,譯文非常簡潔,富現代感,句子較短,譯文與原文不一定對應,或許可稱為意譯;而谷崎不僅有專家團的助力,還參考其他註解書,英譯本、与謝野的現代語譯等。並藉由國語學者山田孝雄的監修以保證譯文語學上正確無誤。整體而言雖非逐句翻譯,但相當接近逐句翻譯,比逐句翻譯性格濃厚的學者翻譯,有些地方更接近原文的逐句翻譯。如學習院大學名譽教授永井和子於〈谷崎譯源氏物語〉中說,「谷崎最後到達的源氏翻譯的文章,是直接讓源氏的文章說話。」由於「谷崎源氏」的「谷崎」部分變少,反而突顯「谷崎源氏」,是充分了解原文力量者所為。

与謝野晶子的翻譯,加上原文沒有的主語,而谷崎的翻譯原文無主語的,未加入,但以敬語讓讀者了解說話者為何人。因此,和与謝野的譯文相比,稍顯「老派」。

谷崎為何稱「文學的翻譯」呢?依日本研究者之見,盡可能不破壞原文味道而能傳達的用心,其本身亦含創造性行為;但更重要的是「敘述」的改變。

創造完全不同的「敘述者」

《源氏物語》屬於「以複眼式掌握事情的多面性」的文體,因此,敘述者與話題中人物的上下關係相當複雜,一句話中常出現既有謙讓語又有尊敬語的情況;而谷崎將敘述者的視點固定於一,敘述者與源氏保持一定的距離。

第二次翻譯與第一次的差別,除了補譯第一次因中日戰爭為避軍部忌諱,省略光源氏與藤壺的通姦部分;此外谷崎於第二次的新譯立下三方針:

一,文章的結構接近原文盡可能使用簡單句行文。

二,鑒於舊譯未脫教室上課語調乃至翻譯腔之責難,這次以實際說話之口語體翻譯。

三,舊譯敬語過多,有時甚至比原文多,確實是缺點,這次適度增減敬語。

《新譯》谷崎採「です」、「ます」體以接近原文,使之更口語,而更重要的是谷崎藉著「です」、「ます」體將「源氏物語的世界改寫為一個虛構的世界」。這也是松田修說的「對谷崎而言,《源氏物語》原本是素材,是道具。」之意。

意即,谷崎創造了與《源氏物語》內在的「敘述者」完全不同的「敘述者」。

為何有這樣的改變呢?

《源氏物語》的研究者玉上琢彌初見谷崎時呈上《物語音讀論序說》,谷崎或許同意玉上的看法,因此而設定「敘述者」。前早稻田教授上坂信男認為是「谷崎為讓松子夫人閱讀的現代語譯」。

谷崎於《吉野葛》、《盲目物語》、《蘆刈》就是採這樣的敘述法書寫的。

後來第三次的《新新譯源氏物語》希望更多人能閱讀《源氏物語》改用新假名寫法,「表現」更容易了解。

谷崎於1933年的《藝談》說:「我最近覺得不是只有標新立異,發揮個性才是藝術家的能事。古人與自己的差異,只有少許也可以,在僅有的少許處表現自己也是好的。或者,連少許表現也沒有,完全投入古人的偉業之中也不錯。」依谷崎看來,「在少許處表現自己」,這樣就十分滿足了。所以說,谷崎不是放棄創作而投入《源氏物語》的現代語譯。《源氏物語》的現代語譯對他而言,是「文學的」創作行為。

谷崎第一次翻譯的《源氏物語》在1939年(昭和14年)是暢銷書,出版的中央公論社因此發給員工四次獎金,所有員工配戴新設計的「源氏螢火蟲」紀念章,幫忙宣傳。更有甚者為了節稅,另外成立財團法人「國民學術協會」。

谷崎家計因谷崎源氏收入甚豐,變得富裕,之後,未有金錢匱乏之困擾。

新譯的暢銷解除中央公論社因戰後的物資不足與經濟蕭條「盡量不出書」的困境;谷崎的收入超過數年來居文化人收入排行榜榜首的吉川英治。1954年公論社招待源氏翻譯相關者到高級餐廳、茶屋。

《新新譯》銷售近兩百萬本。

在在說明谷崎現代語譯的暢銷,相信這種現象是少有的。更重要的是因谷崎的翻譯在日本掀起「《源氏物語》熱潮」。

新譯出版後,新版的谷崎全集以《源氏物語》係翻譯,非創作為理由,未收入。谷崎有怨言,後來新譯《源氏物語》的大小、裝訂、價格一切皆與全集相同。

由此亦可見谷崎視現代語譯《源氏物語》為文學的創作,非一般單純的翻譯!後來發行的谷崎潤一郎全集皆收入現代語譯《源氏物語》。●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